[发明专利]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5847.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汪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健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复用 电路 显示 面板 以及 驱动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频率;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一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处于打开状态,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第二工作频率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均处于打开状态。本申请利用所述驱动方法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时,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公共信息的显示,用于显示画面的平板显示器因其超薄节能的优点而被大力推广。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显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显示功能向语音、数据、图像、音乐和多媒体方向综合演变。而随着显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功率损耗也越来越大。因此,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从而提升显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然成为显示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
其中,对于现有多路复用(Demux)驱动的显示面板来说,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高频驱动,需设计增加像素充电率。目前,主要通过增加像素器件(pixeldevice)的宽度W和Demux器件的通道宽度W,以增加器件通道电流来增强像素充电率;然而,由功耗公式P=1/2*C*f*V2可知,显示面板的功耗与面板驱动频率f以及耦合电容C成正比关系,因此在显示面板高频显示时,显示面板的功耗不可避免的会大幅提升,而在显示面板低频显示时,由于需要兼容高频驱动,器件通道宽度W增加,显示面板功耗也同样成倍增加。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进行动态显示时的功耗,从而有效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路复用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多路复用模块,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多路复用模块的数据信号输出端;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还包括多条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输出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通过一频率切换开关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电性连接,所述频率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至少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路复用模块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