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6834.3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杨文博;尹海庆;白涛;王越涛;王生轩;付景;王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插秧 水稻 种植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套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杆与安装框架的顶部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销,通过在载具的左侧设置连接框架,可以用于连接插秧装置,将插秧装置的存料、送料、以及插秧综合成一个整体的插秧模组,在插秧时,根据需要单次插秧的数量可以安装相应数量的安装框架在安装杆上,通过固定销插入销孔以用于固定装置,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销孔以控制插秧的间距,使得装置在可以在控制插秧量的情况下可以适应更多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育种的时候如果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过于稀疏又会使产量降低,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可以让水稻有更大的生长空间。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秧苗栽插时,从设备上装载的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水稻插秧机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稻插秧机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水稻插秧机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还能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水稻插秧时需要用到插秧装置,现有的插秧机器插秧的过程较为死板,一般插秧方式比较固定,而在需要调整插秧宽度或是同时插秧的排数的时候却只能通过挪动器械位置实现,不仅麻烦还容易伤害到已经插好的秧苗,而且目前水稻种植的时候,秧苗插入的深度难以调整,有部分插秧机拥有调整插秧长度的结构,但同一片田地中的高低也有所差别,插秧位置低洼时可能会导致秧苗根部没有接触地面,位置较高的时候又会导致秧苗整体陷入泥土中,不利于秧苗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壁套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杆与安装框架的顶部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销,所述安装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壁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外壁开设有与连接架配合使用的下沉槽,所述外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外管的外壁,所述弹簧的顶部与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固定框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底部连通有过料管,所述过料管设置于内管的顶部;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远离外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钳门,所述钳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转动销的外壁,所述扭簧远离钳门的一侧与外环固定连接,所述钳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钳门的一侧与外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拢挡板,所述聚拢挡板设置于传送带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定量等长插秧的水稻种植用插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漏挡板,所述防漏挡板为透明聚乙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