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量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7680.X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槽;查从瑞;马亮;钟应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6K31/20;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蒋豹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气阀 | ||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微量排气阀。一种微量排气阀,包括阀体、阀盖及浮子组件,阀体内具有阀腔,阀盖内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微量排气阀还包括阀头组件及设于阀头组件内的阀芯组件,阀头组件设于阀盖远离阀体的一端,阀芯组件或阀头组件开设有与阀腔连通的阻尼孔,阀头组件内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主阀口,主阀口的口径大于排气孔的孔径,当浮子组件解除对于排气孔的封堵时,阀腔通过阻尼孔与排气孔连通,且阀芯组件能够开启主阀口,当浮子组件封堵对于排气孔时,阀芯组件能够关闭主阀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排气时,能够使得气体从主阀口排出,增加排气量,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量不再受到浮子的举升能力的约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微量排气阀。
背景技术
微量排气阀安装于管路系统中,用于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
现有的微量排气阀,排气孔受到微量排气阀本身结构的制约,无法做大,排气量都比较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量排气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量排气阀,包括阀体、阀盖及浮子组件,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所述阀盖内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浮子组件设于所述阀腔内并能够随着所述阀腔内的液位变化封堵所述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还包括阀头组件及设于所述阀头组件内的阀芯组件,所述阀头组件设于阀盖远离阀体的一端,所述阀芯组件或所述阀头组件开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阻尼孔,所述阀头组件内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主阀口,所述主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排气孔的孔径,当所述浮子组件解除对于所述排气孔的封堵时,所述阀腔通过所述阻尼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且所述阀芯组件能够开启所述主阀口,当所述浮子组件封堵对于所述排气孔时,所述阀芯组件能够关闭所述主阀口。
如此设置,在排气时,能够使得气体从主阀口排出,增加排气量,微量排气阀的排气量不再受到浮子的举升能力的约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排气孔的孔径。
如此设置,使得膜片两侧能够形成压力差,从而打开主阀口,在排气结束后,阻尼孔能够平衡阀芯组件两侧的压力,使得阀芯组件能够顺利地关闭主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膜片,所述膜片设于所述阀头组件内且与所述阀头组件配合形成连通腔,所述阻尼孔开设于所述膜片上,所述连通腔能够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或隔断,所述膜片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开启或关闭所述主阀口,所述主阀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膜片朝向所述连通腔的侧面的面积。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膜片朝向靠近主阀口的方向运动,从而关闭主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所述主阀口设置且能够伸入所述主阀口内,所述第二支撑部及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通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如此设置,弹性件能够加快膜片关闭主阀口的速度,同时,能够使得膜片紧贴于主阀口的阀口处,加强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活塞部及弹性件,所述活塞部设于所述阀头组件内且与所述阀头组件配合形成连通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连通腔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活塞部,所述连通腔能够与所述排气孔连通或隔断,所述活塞部能够在所述阀头组件内运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主阀口,所述主阀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活塞部朝向所述连通腔一侧的表面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盖还开设有连通孔,所述阀头组件内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外界连通,所述连通孔延伸至所述阀头组件内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阻尼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主阀口及所述排气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