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57960.0 申请日: 2021-04-27
公开(公告)号: CN113082093A 公开(公告)日: 2021-07-09
发明(设计)人: 黄闰月;温泽淮;黄清春;赵越;吴晓东;陈秀敏;夏璇;郭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714 分类号: A61K36/714;A61P19/02;A61P29/00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代理人: 许春兰;熊雯
地址: 51012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预防 治疗 类风湿 关节炎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以质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制成:羌活5~30份、海风藤5~45份、熟附子3~20份、秦艽5~30份、桑枝5~30份、当归5~30份、川芎5~20份、木香3~15份、炙甘草3~30份。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可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症状,控制炎症水平与病情进展,且具有潜在的骨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及滑膜组织增生,进而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损伤与破坏。类风湿关节炎的自然病程中,5~10年致残率为60%,病程30年的致残率为90%。关节滑膜的炎症增生导致的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病理环节,所以如何有效阻断骨破坏、降低致残率,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亟待克服的难点。

西医治疗方案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较为有效地控制病情,但是仍无法完全有效地长期稳定病情,尤其是无法有效阻止影像学进展(即阻止骨破坏进程)。抗风湿药物(DMARD)如甲氨蝶呤(MTX)是RA的一线治疗药物,早期、足量、联合使用DMARD药物是改善RA预后的关键,但是40%的患者对早期诱导缓解方案不应答,且DMARD因其胃肠道症状、骨髓抑制、肝毒性、肾毒性、感染、肿瘤及自主神经病变等副作用及耐受性差而在临床的长期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乃至患者的抵触。虽然新型DMARD如生物制剂不断取得进展,但是由于单靶点作用,仍然存在短期疗效迅速、长期疗效不稳定、患者病情易反复、安全性不完全明确的问题,并且国内生物制剂昂贵的治疗价格给患者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DMARD也无法有效阻断或抑制RA患者的关节骨质破坏病理进程,导致影像学改变在治疗情况下仍持续进展。

RA在中医上属于“痹证”的范畴,经典药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及大枣)或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及炙附子)被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如公开号为CN 108578606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黄芪35、桂枝15、炒白芍25、炙附子10、当归15、薏苡仁25、防风15、秦艽15、羌活10、川芎10、苍术15、甘草15组成,对类风湿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能否阻断或抑制RA患者的关节骨质破坏病理进程仍需进一步探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合物,以质量份计由如下原料组分制成:羌活5~30份、海风藤5~45份、熟附子3~20份、秦艽5~30份、桑枝5~30份、当归5~30份、川芎5~20份、木香3~15份、炙甘草3~3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祛风散寒,祛湿化瘀为治法,主要针对风寒痹阻,湿瘀阻络证患者,具体地:

君药:羌活,海风藤。祛风散寒胜湿,通络止痛。

臣药:秦艽,桑枝,熟附子。三药助君药祛风湿,利关节,其中熟附子性热,可温阳散寒,秦艽性平,可清湿热、退虚热,桑枝性平,善走上肢,三者搭配,平调寒热。

佐药:当归,木香,川芎。当归养血,木香行气,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药搭配,攻补兼施,养血活血止痛。

使药:炙甘草。甘草调和诸药。

方中:

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7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