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水下数据中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8038.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0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傅荣荣;龙华;刘晓飞;刘李渊;李彩斌;徐坦;陈希恰;李勇华;申万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冷却系统 水下 | ||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水下数据中心。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包括若干设置在水下的容置舱,容置舱内适于放置服务器;至少一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于容置舱的内部,第一热交换装置可用以吸收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至少一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于容置舱外部,可用以与容置舱周围的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且在水深方向上,第一热交换装置与第二热交换装置的布置高度不同;第一热交换装置和第二热交换装置间连通有闭环管路,闭环管路内适于设置有冷却介质。本发明利用温差产生热动力实现冷却介质在冷却系统中的无动力循环流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不需要设置动力泵以及节省了相关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水下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一般的数据中心多是将数量庞大的服务器放在一起,提供运行应用来处理商业和运作的组织数据。但是,服务器在运行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需要将上述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服务器的正常工作温度。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其将服务器放置入特制的数据舱中,数据舱中填充冷却流体,后将数据舱沉入到海底中。服务器散发的热量被冷却流体所吸收,再利用热量交换系统,即在动力泵的作用下,冷却的海水经密封管路流经冷却流体内部将冷却流体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服务器的降温冷却功能。
但是,采用动力泵驱动冷却介质在管路中流动的方案一方面增加了动力泵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动力泵系统维护频率高,增加了水下数据中心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水下数据中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包括若干设置在水下的容置舱,所述容置舱内适于放置服务器,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舱的内部,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可用以吸收所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
至少一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舱外部,可用以与所述容置舱周围的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且在水深方向上,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与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的布置高度不同;
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间连通有闭环管路,所述闭环管路内适于设置有冷却介质。
可选地,若干所述服务器设置在服务器机柜上,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机柜上;
和/或靠近所述服务器机柜设置。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机柜上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可收集所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并传输向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
可选地,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若干散热风道,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机柜上;
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风道内,所述风扇可朝向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导流热量。
可选地,在所述水深方向上,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的下端部低于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的上端部。
可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处,以监测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与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间的温差。
可选地,所述温差大于等于5℃。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均被构造为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气态、液态或者气液混合态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水下数据中心,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多卡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