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8333.9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蒲治华;李成成;于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血气 检测 参数 阵列 电化学传感器 | ||
1.一种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自玻璃基底(6)至上依次为电极层(7)、绝缘层(8)、亲水膜层(9)和外壳保护层(10),所述电极层(7)中包括三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共用参比电极(4),该三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共用参比电极集成于同一片玻璃基底的表面实现阵列微型化,其中,
第一工作电极(2)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在玻璃表面制备金层;然后在其表面滴涂方式修饰由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聚合物和聚苯乙烯磺酸盐组成的混合液而得到固态电解质;在干燥的固态电解质表面滴涂方式修饰H+选择性透过膜,该膜是将氢离子载体、四氯苯硼化钾、聚氯乙烯、癸二酸二辛酯混合后加入环己酮溶液中进行混合,所述氢离子载体、四氯苯硼化钾、聚氯乙烯、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比为1-10:1-10:700:1400,每0.75mL环己酮溶液中加入0.7g聚氯乙烯,取约2-10μL混合均匀的溶液滴涂在干燥的固态电解质的表面,并干燥;
第二工作电极(3)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在玻璃表面制备的金层;将聚(3-辛基噻吩-2,5-二基)溶解在体积比为2:1的氯仿和环己酮的混合溶液中,并滴涂1-10μL在金层的表面,在自然条件下晾干得到固态电解质;CO32-离子选择性透过膜是通过将碳酸根离子载体、增塑剂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聚氯乙烯、离子交换剂三(十二烷基)甲基氯化按混合加入环己酮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所述碳酸根离子载体、增塑剂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聚氯乙烯、离子交换剂三(十二烷基)甲基氯化按的质量比为1:8:6:0.2,每0.75mL环己酮溶液中加入0.7g聚氯乙烯,将该混合溶液振荡至充分溶解,并在自然条件下静置2-8小时,然后将1-10μL该混合溶液滴涂在干燥的固态电解质的表面,并在干燥箱中晾干,形成离子选择性透过膜;
第三工作电极(5)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在玻璃表面制备的金层;离子液体膜是将摩尔比为0.2-1:1的[BMIM]Cl和FeCl3·6H2O的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离心静置后取上层浅绿色液体得到[BMIM]FeCl4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20%的壳聚糖,在室温下搅拌超声得到粘稠的离子液体并滴加5μL在金层表面并室温下晾干得到成品膜;然后在干燥的成品膜表面固定聚四氟乙烯透氧膜;
共用参比电极(4)是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银纳米颗粒固定在玻璃基底表面形成共用参比电极,固定厚度约为1-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电极(2)中氢离子载体、四氯苯硼化钾、聚氯乙烯、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比为2:1:700:1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电极(5)中[BMIM]Cl和FeCl3·6H2O的摩尔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电极(5)中壳聚糖(CS)的加入质量分数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电极(2)、第二工作电极(3)和第三工作电极(5)中金层的制备方法为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将金纳米颗粒负载在玻璃基底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血气检测的多参数检测阵列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参比电极(4)中银纳米颗粒固定方式为通过喷墨打印将银纳米颗粒负载在玻璃基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3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