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柔性铰链压电旋转定位平台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9507.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虎;孙午向;杨兆军;王馗沣;徐智;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2 | 分类号: | H02N2/12;H02N2/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柔性 铰链 压电 旋转 定位 平台 及其 驱动 方法 | ||
1.一种非对称柔性铰链压电旋转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旋转定位平台包括基础单元(1)、驱动单元(2)、转子(3)三部分;所述的基础单元(1)由中心轴(1-1)、底座(1-2)和手动精密平移台(1-3)组成;所述的手动精密平移台(1-3)用于调节驱动单元(2)与转子(3)之间的接触间隙;所述的驱动单元(2)包括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和压电叠堆(2-2);所述的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由左夹持臂(2-1-1)、半圆形柔性环节II(2-1-2)、半圆形柔性环节I(2-1-3)、右夹持臂(2-1-4)以及平行导向铰链(2-1-5)组成;左夹持臂(2-1-1)设置在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的左上端,半圆形柔性环节II(2-1-2)设置在左夹持臂(2-1-1)的根部,右夹持臂(2-1-4)设置在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的右上端;半圆形柔性环节I(2-1-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左右夹持臂与平行导向铰链(2-1-5);所述的压电叠堆(2-2)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的凹槽中;所述的转子(3)选用深沟球轴承,其内圈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中心轴(1-1)上。
2.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非对称柔性铰链压电旋转定位平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整机装配完成后,首先调节手动精密平移台(1-3),使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的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逐渐接近转子(3)的外圈表面;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与转子(3)之间的接触间隙是影响定位平台输出性能的重要参数,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通过调节手动精密平移台(1-3)进行调整,如需高速运动,可设置较大的间隙;如需高的输出力矩,可减小接触间隙;
b)给压电叠堆(2-2)施加梯形波驱动电压,压电叠堆(2-2)在逆压电效应的作用下,得电先缓慢伸长;在这个过程中,压电叠堆(2-2)逐步推动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使其中的平行导向铰链(2-1-5)发生弹性变形,带动半圆形柔性环节I(2-1-3)先产生直线运动,从而使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逐步夹紧转子(3);由于左夹持臂(2-1-1)中存在半圆形柔性环节II(2-1-2),其刚度小于右夹持臂(2-1-4),随着驱动电压的进一步增大,左夹持臂(2-1-1)将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左右夹持臂变形的非对称,进而使得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整体将绕着半圆形柔性环节I(2-1-3)产生逆时针微小转动,以上弹性变形最终实现右夹持臂(2-1-4)带动转子(3)实现逆时针转动;之后,驱动电压保持在高电压状态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至零,非对称柔性铰链机构(2-1)和压电叠堆(2-2)快速回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个驱动循环做准备;
c)若要实现顺时针旋转运动,只需将步骤b)中施加到压电叠堆(2-2)的控制电压改变为反向梯形波驱动电压,之后重复步骤b)即可;在接触间隙一定时,转子(3)的转速可以通过调节压电叠堆(2-2)的驱动电压幅值和频率实现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5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