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杯形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储能飞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1404.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衍亮;孙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22 | 分类号: | H02K21/22;H02K3/47;H02K3/28;H02K1/2786;H02K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永磁 同步电机 飞轮 方法 | ||
本公开提出了杯形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储能飞轮及方法,所述同步电机集电动机和发电机为一体,工作在电动和发电两种状态,实现电动、发电的互逆运行,包括:外转子、杯形绕组和内转子,所述杯形绕组置于内外转子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轭,所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轭,外转子和杯形绕组以及杯形绕组和内转子之间均留有气隙。本公开简化了飞轮储能系统的结构。电机结构简单,电机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电机轴向长度缩短,电机总体体积、重量减小,有利于转子的平稳转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杯形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储能飞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户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能源的供求矛盾日趋严峻,用户对能源的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逐渐增高。为了实现低碳绿色能源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由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上的占比逐渐增大。但由于可再生能源自身存在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供电可靠性,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储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储能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储能字面意思指的是电能的存储,能量储存技术是现如今应对能源短缺、满足电网稳定可持续运行、能量高效利用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当电网负荷存在波动时,各种储能装置发挥作用进行一定的削峰填谷,当电力需求较少,电网用电负荷处于低谷状态时,储能装置从电网获取电能进行充电,多余的电能储存在装置内部;当电力需求较多,电网无法满足电力供应时,储能装置将储存的电能向电网回馈,从而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除此之外,能量储存技术可以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场合,可以将风能、太阳能等随机性波动性较强的能源有效储存,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时的能量利用率以及并网的可靠性,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如今常见的能量存储方式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其他方式储能这三大类,其中像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电站、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等属于物理储能,而最常见的电池储能、电容器储能等归于化学储能的范畴,其他方式还包括超导储能等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依然是电池储能,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稳定的电压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一次性投入成本较低。电池的储能范围很广,从铅蓄电池到各式各样的干电池、锂电池,适用于大中小各类储能场合,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然而化学电池的大规模运用,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久而久之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飞轮储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行业的重视,具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飞轮储能是一种充放效率高、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启动速度快、不受充放电次数的限制、对工作温度和运行环境适应性强、维护成本低且无污染的一种储能方式,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由于其独特的优点,飞轮储能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并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以及不间断电源UPS等领域,同时可以与电池储能联合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飞轮储能其工作原理是实现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以高速旋转的飞轮作为储能介质,当需要充电时,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起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动能储存起来;当需要放电时,利用飞轮拖动发电机发电,飞轮减速,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给负载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