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1490.5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虹;秦天依;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分析 农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本发明将有机荧光探针与蛋白结合,形成具有主客体结构的荧光检测体系,利用具有更强结合力的农药与有机荧光探针发生竞争性的配体置换反应,根据产生的荧光信号与农药浓度的定量关系实现检测。本发明的农药检测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满足体外快速检测的要求;同时荧光分析法具有非侵入检测和可视化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开展动植物体内农残原位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是现代农业用于防治病虫害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按化学结构分类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苯并吡唑类、菊酯类等,按功能分类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的广泛使用为植物生长避免了害虫、杂草、细菌的侵袭,但在提升药效的同时,其本身的高生物毒性可引起蜜蜂、家蚕、鱼类等动物中毒,而动植物体内残留农药过高则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发高灵敏度的原位检测农药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常规农药检测方法主要为仪器分析,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液质联用等。尽管利用以上仪器分析法可得到精确的农药检测结果,但基于常规仪器分析法难以实现动植物体内原位检测。荧光分析法作为一种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可视化的检测手段已被用于农残检测,已报道的应用于农药检测的荧光传感体系包括有机类荧光探针、量子点材料、上转换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片等。目前应用于动植物体内原位检测农残的荧光分析体系较少,且已有方法多为针对特定农药(如有机磷类),不能以同一体系根据不同种类农药通过体系优化实现检测分析,因此现有技术仍需改进和发展。相对于单一荧光传感材料的检测体系,基于蛋白-配体超分子作用的分析方法不仅具有传统荧光分析的优势,同时还具备超分子体系中易于调控主、客体材料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构建基于蛋白-配体超分子作用的检测体系是一种能更方便快捷针对不同被检测物调整检测体系,进而实现灵敏、准确原位检测农残的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荧光探针溶液与蛋白质溶液混合,振荡后静置,得到蛋白-荧光探针超分子体系a,测试体系a的荧光光谱;
S2.向体系a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农药,振荡后静置,得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蛋白-荧光探针-农药超分子体系b,测试体系b的荧光光谱;
S3.基于测试的体系a、b的荧光光谱获得各浓度下的荧光信号值,建立荧光信号值与农药浓度的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该体系对被检测农药的灵敏度、检测限;
所述的蛋白质为血清蛋白、生物酶或生物受体,所述的荧光探针为黄酮或查尔酮探针。
本发明的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可以针对不同被检测物及其浓度范围调整检测体系的中的蛋白种类及浓度比例,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农药检测及原位农残检测。
优选,所述的基于荧光分析的农药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的步骤S4:向体系a中加入待测样品,测试荧光光谱,将获得的荧光信号值代入所述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的农药浓度。
优选,所述的体系a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S11.配制浓度为1~10mM的荧光探针的DMSO母液;
S12.配制浓度为0.1~1mM的蛋白质的PBS母液,所述的PBS为0.1X浓度的pH 7.4的PBS;
S13.以PBS稀释蛋白质至10μM,然后滴入荧光探针的DMSO母液使荧光探针浓度同样为10μM,2500rpm振荡1min后静置2min,得到体系a。
优选,所述的体系b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