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梁垫石施工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1705.3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璟鑫;陈佩凡;杨云风;薛乐乐;刘杨;胡士永;汪超;李海鹏;李超燕;皮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梁垫石 施工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盖梁垫石施工防护装置,包括盖梁主体上两侧的边墩以及盖梁主体上施工的支座垫石,盖梁主体上设有多个防护栏主体,多个防护栏主体的两侧之间固设有防护网,多个防护栏主体的首尾设有固定绳,防护栏主体横跨盖梁主体两侧抵靠在盖梁主体端面上,固定绳缠绕抵靠在边墩上,固定绳两端固定在防护栏主体上。通过纵向连接机构可以调节防护栏主体的纵向跨度,从而适用不同尺寸的盖梁主体,通过横向连接机构可以调节防护栏主体的横向跨度,避让盖梁主体上施工的支座垫石,多个防护栏主体之间通过防护网连接固定,多个防护栏主体的首尾通过固定绳固定在两端边墩上,从而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整体更为稳固牢靠,调节适用范围更广,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施工的领域,具体涉及盖梁垫石施工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盖梁垫石施工中,支座垫石的混凝土强度往往比盖梁主体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标号,因此支座垫石一般无法与盖梁同时施工,又因支座垫石方量极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已经施工完成多个盖梁的支座垫石会集中施工,此时盖梁的防护装置已经随着盖梁模板进行了转移,盖梁处于无防护状态。现有的盖梁垫石施工需要施工人员上到盖梁顶面,进行垫石钢筋的绑扎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由于盖梁处于高空并且盖梁表面较小,盖梁顶面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位置较小危险性较大,容易出现高空坠落的的安全事故。
中国专利CN212383106U提供了“用于盖梁垫石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的生命线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盖梁两端固定吊耳,吊耳之间用钢丝绳连接,人员通过工人安全带固定在钢丝绳上滑动,该防护方式较为简单,人员依旧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单靠一根钢丝绳难以支撑人员的重量,有较大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盖梁垫石施工防护装置,解决盖梁处于高空并且盖梁表面较小,盖梁顶面可供施工人员站立的位置较小危险性较大,容易出现高空坠落的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盖梁主体上两侧的边墩以及盖梁主体上施工的支座垫石,盖梁主体上设有多个防护栏主体,多个防护栏主体的两侧之间固设有防护网,多个防护栏主体的首尾设有固定绳,防护栏主体横跨盖梁主体两侧抵靠在盖梁主体端面上,固定绳缠绕抵靠在边墩上,固定绳两端固定在防护栏主体上。
优选方案中,防护栏主体四周设有主连接杆,四周的主连接杆在横向上设有横向连接机构,四周的主连接杆在纵向上设有纵向连接机构,四周的主连接杆通过横向连接机构与纵向连接机构连接固定呈立体的“H”型。
优选方案中,主连接杆中的主杆一侧中部固设有斜撑杆,另一侧中部固设有第一固定座,纵向连接机构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
主杆一侧固设有多个固定耳,另一侧固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座,横向连接机构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防护网与固定绳端部固定在固定耳内。
优选方案中,主连接杆通过斜撑杆、纵向连接机构以及横向连接机构固定连接呈立体的“卄”型,主连接杆中的主杆抵靠在盖梁主体的两侧,纵向连接机构抵靠在盖梁主体的端面上。
优选方案中,纵向连接机构中的第二连接管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套管,第二连接管抵靠在第二连接套管内滑动,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的轴向上设有多个通孔,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套管通过第二固定螺栓穿在通孔内进行固定;
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套管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
滑动调节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套管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防护栏主体的纵向跨度。
优选方案中,横向连接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套管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抵靠在第一连接套管内滑动,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管的轴向上设有多个通孔,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穿在通孔内进行固定;
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管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
滑动调节第一连接套管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防护栏主体的横向跨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象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晶体管的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