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2357.1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张建伟;张彬;边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王清伟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油库 水幕 系统 注水 渗流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试验装置,包括供水箱,隔膜泵、压力计、流量计和装配注水系统;装配注水系统包括实验水箱,在实验水箱内设置有I类构件和II类构件,用于模拟不同的裂隙条件,I类构件和II类构件通过拼接,模拟不同裂隙情况,I类构件用于控制裂隙与水平面的夹角,II类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裂隙的宽度,根据需要模拟的裂隙的个数确定I类构和II类构件的个数。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模拟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过程的动态渗流规律,为水幕系统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也可用于其他岩土工程裂隙注水问题的探究,装配注水系统采用透明材料,可实时监测钻孔注水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油库水幕系统优化设计研究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封洞库与其他储油方式相比具有占地少、安全性高和经济环保等突出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石油储备的首选方式。水幕钻孔是水幕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载体,水幕系统作为地下水封洞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评价及优化一直是设计、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裂隙特征和水力条件必定会影响水幕钻孔注水渗流规律,只有正确把握了水幕钻孔注水渗流规律,才可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开展水幕系统的优化设计。但目前对于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规律的研究较少,缺少方便好用的测试仪器。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实现模拟不同条件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过程,实现对全过程的可视化监测,以探究水幕系统注水过程渗流动态变化规律,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油库水幕系统注水渗流试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包括:供水箱,隔膜泵、压力计、流量计、装配注水系统。
供水箱用于提供水源;隔膜泵用于提供不同的注水压力,注水压力通常小于0.2MPa;压力计用于监测注入的压力;
流量计用于监测注入流量的变化;装配注水系统用于模拟不同的裂隙条件;高速摄像机及电脑用于实验过程中对注水过程的实时记录。
装配注水系统利用透明材料制作,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装配注水系统包括:I类构件、II类构件和实验水箱及固定螺丝;I类构件和II类构件通过拼接,用以模拟不同裂隙情况(不同产状裂隙,不同宽度的裂隙),I类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裂隙产状,主要用于控制裂隙与水平面的夹角。II类构件用于控制不同的裂隙的宽度。
I类构件由箱体和一个或两个箱板组成;箱体与箱板中央贯设有注水孔,箱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在45°~90°之间调节,箱体除注水孔外其余部分均为实心;箱板和和箱体可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I类构件的厚度与长度的比值≥1,从而确保I类构件具有足够的厚度,防止在注水后I类构件在水流下变形,从而影响到裂隙的角度和宽度,从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II类构的中心也设置有注水孔,II类构件与I类构件通过凹凸配合进行组装;I类构件的箱板上设置有突出箱板表面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与实验水箱进行拼接的结构。
优选的,II类构件的注水孔周围设置有凸起,I类构件箱板的注水孔周围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优选的,凸起和凹槽的个数分别为四个。I类构件上设置有多干个螺丝固定孔。
装配时,两端的I类构件与实验水箱通过箱板上的拼接扣进行拼接;两端的I类构件由箱体和一个箱板组成,中间的I类构件由箱体和两个箱板组成,两个箱板分别与一个II类构件组装;将两个II类构件相邻放置,两个II类构件之外的I类构件的箱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两个相邻的II类构件之间的间隙即为模拟的裂隙,由于凸台的高度是恒定不变的,当II类构件的厚度变化时,便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II类构件之间的间隙变化,从而实现裂隙宽度的调节。实际实验中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多个裂隙模拟系统,用以模拟多个裂隙组合的情况。实验水箱的长度与裂隙模拟系统的总厚度一致,优选的,可将实验水箱设置为边长可调节的可伸缩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