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冲击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2566.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廖岚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学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4/649;C08F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抗冲击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冲击聚丙烯包括聚丙烯相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相,其中,所述抗冲击聚丙烯是在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所述聚合催化剂包括:(1)固体催化剂组分,包括:镁、钛、卤素和如式I所示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式I中,M1、M2、M3、M4、M5和M6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烷氧基;(2)烷基铝化合物;和(3)如式II所示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式II中,R'1、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C7‑C10芳烷基和C7‑C10烷芳基;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C7‑C10芳烷基和C7‑C10烷芳基;其中,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和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技术领域,以及具体涉及抗冲击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冲击聚丙烯通常是由聚丙烯(基体材料)和丙烯与α烯烃共聚物(橡胶相)组成的共混物,因具有改善的韧性,被广泛用于软质材料领域,如防水卷材、软质玩具等。另外,抗冲击聚丙烯还可以用作聚丙烯增韧剂。
传统的抗冲击聚丙烯制备工艺中,焦点主要集中在提高橡胶相的含量,以提高抗冲击性能。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1892778A公开一种抗冲击共聚聚丙烯和聚丙烯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该抗冲击共聚聚丙烯中,以均聚聚丙烯或无规共聚聚丙烯为基体材料,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为橡胶相,橡胶相的含量为25~60重量%,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30重量%,橡胶相中乙烯结构单元与丙烯结构单元含量比为0.5~1:1,基体材料中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重量%。中国专利申请CN111892778A中所公开的抗冲击共聚聚丙烯中引入了特定量的诸如二(7-辛烯基)二氯硅烷、三烯丙基氯硅烷和二烯丙基二氯硅烷等功能助剂,否则凝胶大,制得聚丙烯中橡胶含量低,难以进行力学制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抗冲击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冲击聚丙烯具有改进的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抗冲击聚丙烯,所述抗冲击聚丙烯包括聚丙烯相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相,其中,所述抗冲击聚丙烯是在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制得的,所述聚合催化剂包括:
(1)固体催化剂组分,包括:镁、钛、卤素和如式I所示的内给电子体化合物,
式I中,M1、M2、M3、M4、M5和M6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烷氧基;
(2)烷基铝化合物;和
(3)如式II所示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学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学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请求消息处理系统、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结构型材料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