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雕塑材料及其配置方法以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63064.5 申请日: 2021-04-28
公开(公告)号: CN113213809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8
发明(设计)人: 齐武斌;张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 齐武斌
主分类号: C04B26/02 分类号: C04B26/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雕塑 材料 及其 配置 方法 以及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雕塑材料及其配置方法以及应用,属于雕塑技术领域,该雕塑材料包括纸浆、粘胶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利用纤维材料絮状结构不开裂、易结合的技术特点,合成后形成超轻、高强、高韧性的雕塑材料。同时,该材料的配置方法简单,通过纸浆制备、纤维制备和原料混合等步骤即可获得,相比传统材料和工艺,本发明解决了雕塑艺术中工艺繁复、成本高的技术难题,特别是解决了雕塑从业者使用黏土材料、或精雕油泥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翻制模具这一技术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雕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雕塑材料。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雕塑艺术领域中,细质黏土和精雕油泥两种材料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塑形基础材料。

(1)细质黏土使用历史悠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其主体化学成分是硅铝氧化物和水,特征是与适量水结合即可调成可塑性极强的软泥,脱水体积收缩后变硬。因为原料普及、成本低廉、质地细腻、可塑性强、艺术效果好,被中外艺术家所青睐,也是从业者应用最为广泛的雕塑材料。

目前,细质黏土雕塑在国内的使用分两种工艺:美院教学工艺和传统彩塑工艺,其中:

美院教学的工艺方法为:金属捆扎或焊接骨架——黏土软泥塑造形体——泥塑表面翻制石膏(或硅胶)模具——利用模具翻制出石膏、玻璃钢或青铜雕塑,其工艺源于欧洲,由早期留法、留苏学生带回国内,在美院教学体系应用广泛。

传统彩塑工艺的流程为:树枝或木料制作形体骨架——在木架上捆扎草束——掺加了细沙、麦草的黏土软泥敷在草束表面塑造大形——掺加了细沙、麻刀的软泥塑造细节——掺加了细沙、棉絮的软泥表面做细——阴干——大白粉补缝、批面、打磨——上色,中国彩塑工艺历史悠久,目前留存在敦煌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的北魏、西魏时期彩塑距今已有1500多年。

(2)精雕油泥源于美国,2000年前后开始在国内出现,其主要成分为凡士林、石蜡、地蜡、石粉硬脂酸,其特点为遇热变软,遇凉变硬,在摄氏20度以下保持稳定,优点为质地细密,可塑性强,使用过程中无需养护,不粘手,因为其主要成分为石蜡和石粉,相较细质黏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精雕油泥的工艺方法为:金属捆扎或焊接骨架——精雕油泥塑造形体——泥塑表面翻制石膏(或硅胶)模具——利用模具翻制出石膏、玻璃钢或青铜雕塑,该材料2000年前后由美国传入国内,因其使用方便,易于打理,目前主要应用于雕塑家艺术创作、手办模型、工业造型领域。

上述现有雕塑的雕塑材料和工艺中,存在如下技术缺点:

(1)细质黏土特征是与适量水结合即可调成可塑性极强的软泥,脱水体积收缩后变硬。美院现有教学工艺在形体塑造过程中必须及时喷水养护,使其持续保持一定湿度,否则在脱水干燥的过程中体积会产生收缩,黏土体积收缩的同时内部金属骨架保持不变,因而导致泥塑表面严重开裂,毁掉雕塑,泥塑造型完成后必须及时通过模具翻制成其他材质长久保存,其缺点为模具翻制环节工序复杂、成本昂贵,导致雕塑艺术不易广泛推广。

(2)中国传统彩塑工艺的特点在于利用内部草束吸收黏土在干燥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率,同时黏土中添加的细沙也可以减少收缩率,两种工艺材料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内部骨架导致泥塑收缩过程中表面开裂的技术难题,麻刀和棉花增加了黏土的拉结效果,雕塑整体具有一定强度,不用翻制模具,成本低廉。最大缺点为体型笨重,强度弱容易破损,只适合在固定位置摆放,不适合外出参展,且在破损后不易修复。

(3)精雕油泥主要成分为凡士林、石蜡、地蜡、石粉硬脂酸,特性为遇热变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外部烤箱、温水等加热变软后塑造形体。成分组成决定其优越的稳定性,不受干湿影响导致的体积变化,其最大优点在于使用骨架不会开裂,不用养护,易于修补。但凡士林、石蜡、地蜡作为其材料粘合剂,其遇热变软的特性决定了该材料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室温超过30℃后强度明显减弱,不适合长久保存、运输,其缺点为强度小,容易受温度影响,不能上色,后期必须翻制模具导致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武斌,未经齐武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