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蒸发器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3223.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缪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蒸发器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蒸发器的实现方法,包括由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间隔层叠在一起的系列换热板,系列换热板层叠结合的实现方法:在第一、二换热板的第一表面分别施加铜箔,将施加铜箔的第一、二换热板按数量依次层叠,送加热炉加热使铜箔熔化,凝固后使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板在相互之间的抵触位置形成结合;所述铜箔随基板一起冲压成型和冲孔,且铜箔在随基板原料进料前至少在对应所述第一进液孔边缘的所述凹槽位置冲压留空;所述铜箔与基板成型后,铜箔外形尺寸小于基板的外形尺寸,使成型后的铜箔内置在成型后的基板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多层换热板组合而成的板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层换热板相互钎焊永久结合在一起的板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板式热交换器在制冷、制热领域中是最常用的换热器,比如空调制冷、热泵制热等,在两个交错且相互隔离的流道内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吸收热量或冷凝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将第二流体比如水等制冷或者加热。板式蒸发器是液-汽进行热交换最为理想的设备,具有的热交换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板式蒸发器通常也分为可拆式和不可拆式,可拆式主要由一定数量的换热片、垫片、固定框架和压紧螺杆、压板组成,一般体积较大,作为大型换热器使用。不可拆式主要由一定数量的的换热板焊接永久结合在一起,体积小,结构形式灵活多变,应用范围更广,包括钎焊式、半焊接式、全焊接式。
专利公告号CN108246915A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压机生产线及其实现方法,采用两条相似的生产线,同时加工板式换热器的相互间隔层叠在一起的两种结构的换热片,并在换热片成型后加换热片和铜箔层叠在一起。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但生产线包括了两条并行的生产线,设备投资成本高,尤其是在两种换热片最后冲压部分,需要分别对来自两条生产线的不同换热片间隔着在同一冲压机进行冲压出孔,而事实上两条生产线生产的换热片要保证相互匹配是非常高的,对生产的精度要求极高,无疑也增加了设备的控制成本,同时按此工艺组装成型的板片包仅能生产不带分配器的换热器,如果要带分配器,必须另行人工安装分配器垫圈,不仅麻烦且成本高,而分配器是制冷剂蒸发器的标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板式蒸发器,属于钎焊式板式换热器。
本申请的板式蒸发器,包括由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间隔层叠在一起的系列换热板,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形成分别供冷/热介质流通的相互交错、隔离的换热流道,在第一、二换热板的第一表面分别设有四个角孔,系列换热板上的同一角孔在层叠方向贯通,对应形成供冷/热介质流进或流出的进液通道或出液通道,同一介质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和对应介质的换热流道连通;第一、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换热区域,所述换热区域设置有凸纹,包括沟槽和脊,相邻层叠的第一、二换热板的凸纹构成所述的换热流道;四个角孔中用于冷介质流入换热流道的第一进液孔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从第一进液孔边缘一直延伸至连通冷介质的换热流道;所述的第一表面除四个角孔外中心对称,但四个角孔的中心点布置也满足中心对称;所述第一、二换热板由同一基板分别冲孔而成。
具体地,所述的四个角孔包括用于冷介质流进流出的所述第一进液孔和第一出液孔,用于热介质流进流出的第二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系列换热板的同一角孔一一对应且在所述第一表面上间隔呈凹形或凸形,凹形角孔和凸形角孔间隔抵触从而使同一介质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均分别间隔着与对应的流体通道导通。
具体地,除所述第一进液孔外,所述同一角孔的凹形孔和凸形孔之间形成导通进液通道与换热流道或换热流道与出液通道的层流通孔,系列换热板的层流通孔间隔设置。
具体地,同一换热板上同一介质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对角或单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板四个角孔的孔心与所述第二换热板对应的四个角孔的孔心中心对称。
具体地,所述凸纹为人字纹,包括沟槽和脊,相邻的所述第一、二换热板的人字纹构成所述的换热流道,且第一换热板上的人字形凸纹和第二换热板上的人字形凸纹中心对称。当然凸纹的人字纹还可以是中心对称的波纹,或特殊设计的点波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