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3505.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东;谢志辉;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31/04;E02D19/06;E02D19/10;E03F5/10;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下沉 建筑 防水 防潮 构造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属于下沉式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疏水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透水层排出水体的储水机构,所述透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建筑面层。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能够通过铺设在下沉式建筑底部的透水管以及引流管将上渗的地下水向两侧排离下沉式建筑,从而提高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能力,延长下沉式建筑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下沉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空间向上、向下同时发展,由于下沉式建筑可以使城市地面部分的视野更加开阔,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因此下沉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建设有大型的下沉式广场,以供市民玩乐。
但是,下沉式建筑通常采用无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城市中,下沉式建筑的底部容易有地下水渗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现有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能力较弱,在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影响时,势必影响下沉式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下沉式建筑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能够通过铺设在下沉式建筑底部的透水管以及引流管将上渗的地下水向两侧排离下沉式建筑,从而提高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能力,延长下沉式建筑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构造,包括: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疏水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存储所述透水层排出水体的储水机构,所述透水层的顶部设置有建筑面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垫层能够对混凝土垫层上方的透水层以及建筑面层进行支撑,同时,上渗至透水层的地下水能够排出至储水机构,从而减少上渗至建筑面层的地下水,提高下沉式建筑的防水、防潮能力。
优选的,所述透水层预埋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位于所述透水层同侧的所述透水管间连接有引流管,其中,位于所述透水层两端的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储水机构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渗至透水层的地下水,一部分进入到透水管中,在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透水管中的地下水通过引流管流向邻侧的透水管,直至地下水从透水层的侧边排出至储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倾斜设置,且所述透水层两侧的所述引流管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引流管能够使引流管中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向邻侧的透水管,提高了引流管的引流效果,同时,两侧的引流管由于方向相反,因此能够将上渗至透水层的地下水分别引流至透水层的两侧,缩短上渗的地下水排出透水层所需经过的路程,加快了地下水的吸收和排放。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透水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工布能够减少混凝土垫层中的杂物进入到透水管,减少了透水管以及引流管出现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透水工布插接有多根毛细管,其中,多根毛细管的顶端插接于所述透水工布,多根所述毛细管的底端插接于所述混凝土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细管能够将混凝土垫层内上渗的地下水引流至透水工布,经透水工布过滤后的地下水进入到透水管,从而使上渗的地下水无需完全透过混凝土垫层才能进入透水管,提高了透水管的吸水效率。
优选的,多根所述毛细管呈放射状插接于所述透水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隔震装置及隔震建筑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