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4050.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花;彭英杰;赵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陈千楷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工艺品 信息 追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系统,包括无源RFID装置、WiFi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所述无源RFID装置包括电子标签、手持式信息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电子标签设置在非遗工艺品内部,所述控制器集成在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所述WiFi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所述WiFi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还设置有受控制器控制的音频播放设备和视频播放设备。本发明能够使非遗工艺品的溯源信息被存储到非遗工艺品中,方便信息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遗工艺品信息存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写RFID,是物联网领域中的一种主流通信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RFID具有多种类型,其中无源RFID的电子标签通过接受射频识别阅读器传输来的微波信号,以及通过电磁感应线圈获取能量来对自身短暂供电,从而完成此次信息交换。因为省去了供电系统,所以无源RFID产品的体积可以达到厘米量级甚至更小,而且自身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使用寿命较长。
非遗工艺品,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它不仅有通过其具象所展示的视觉信息,还具有隐藏在具象内容之后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
传统的非遗工艺品只能通过其具象的表达,向外在观众传递有限的信息量,而更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信息则无法清楚展示。基于这种困境,现在亟待开发一种新的方法,用以辅助非遗工艺品的信息表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系统和方法,能够使非遗工艺品的溯源信息被存储到非遗工艺品中,方便信息追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系统,包括无源RFID装置、WiFi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所述无源RFID装置包括电子标签、手持式信息收发器和控制器;所述电子标签设置在非遗工艺品内部,所述控制器集成在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所述WiFi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所述WiFi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手持式信息收发器上还设置有受控制器控制的音频播放设备和视频播放设备。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非遗工艺品信息追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无源RFID的电子标签设置在非遗工艺品的内部;
B.对无源RFID的手持式信息收发器设立修改权限并设定密码;
C.通过解锁无源RFID的手持式信息收发器向电子标签写入字符串码;
D.通过电脑设备在云服务器中存储非遗工艺品的溯源信息,并将所述溯源信息建立与所述字符串码的唯一映射关系;
E.通过手持式信息收发器靠近非遗工艺品,读取电子标签内的字符串码;
F.无源RFID装置的控制器通过WiFi通信模块建立访问云服务器,通过字符串码的唯一映射关系,调取对应的溯源信息;
G.溯源信息通过音频设备和/或视频设备进行播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无源RFID与非遗工艺品结合,对非遗工艺品提供了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载体,极大地提高了非遗工艺品的欣赏效果;通过WiFi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作为溯源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使得溯源信息的存储量不受硬件条件制约,且信息存储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民族大学,未经青海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