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4226.7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战良;张吉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2666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根姜 无菌 组培快繁用 脱毒 培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所述培养箱上卡接有箱盖,所述培养箱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座、排液座、出气座以及营养液添加座;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当年新生竹根姜幼茎,茎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双氧水对小段茎进行洗涤,并采用清水对其缓慢冲洗1‑2h,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备用。优点在于: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对培养箱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满足竹根姜的生长温度,且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杀菌操作,降低进入培养箱内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从而可降低培养箱内竹根姜幼苗或组培死亡或病变的可能,提高培养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根姜继代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竹根姜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以其脆嫩多汁、纤维少、姜香浓郁而出名,目前竹根姜的种植以窝穴为主,这就导致竹根姜种植成本较高,为降低竹根姜种植成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培养苗,人们开始采用继代培养技术进行竹根姜的组培快速繁殖,但目前的培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出入其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操作,易在培养过程中因细菌污染导致竹根姜培养失败,且现有的培养装置无法根据需要对内部温度进行调节,未必能满足竹根姜的最佳生长温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脚,所述培养箱上卡接有箱盖;
所述培养箱上固定安装有进气座、排液座、出气座以及营养液添加座,所述进气座内固定安装有紫外灯环,所述排液座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出气座上安装有自动密封机构,所述营养液添加座上卡接有密封塞。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且两个卡槽上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之间配合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上固定安装有纱网。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进气座上固定安装有电热环,所述进气座靠近培养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遮光板,且遮光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自动密封机构由隔板、排气孔、浮球、固定杆以及弹簧组成,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出气座内,所述排气孔开设在隔板上,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出气座内,且固定杆位于隔板上方,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下端,所述浮球固定安装在弹簧下端,且浮球与排气孔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脱毒继代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中,所述密封塞上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箱盖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之间配合安装有提手。
一种竹根姜无菌组培快繁用继代培养的培养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年新生竹根姜幼茎,茎切成2-3cm长的小段,用双氧水对小段茎进行洗涤,并采用清水对其缓慢冲洗1-2h,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备用;
S2、选用当年饱满窝穴,用清水反复冲洗,之后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1min,无菌水冲洗3-4次,准备一个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箱,打开箱盖,打开密封塞,从营养液添加座中将培养液放入培养箱中,随后盖上密封塞,并将冲洗消毒完成的窝穴种植在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箱中,之后关闭箱盖;
S3、通过进气座向培养箱中送入空气,此过程中打开紫外灯环,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并同时通过控制电热环的工作情况对进入培养箱的空气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培养箱内的温度在22-27℃左右下,并对其内的窝穴进行自然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泽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