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路由的数据绑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4503.4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0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锋;任启红;王永亮;黄辉;刘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H04L45/00;H04L45/745;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路由 绑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路由的数据绑定方法,属于移动端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实现JsonPath功能,然后通过固定key映射数据路由表,依次按照数据路由表的路由进行数据获取;针对必传字段异常能够在开发阶段实时提示预警,针对不同的数据结构提供数据路由表,并与业务模块组件绑定,以实现针对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获取功能,能够有效增加组件的可复用性,提升单一视图在不同页面中的复用率;本发明还能够通过下发数据路由表来解决因路径出错引发的单端数据异常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端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路由的数据绑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端有很多UI样式相同的组件,但是其对应的数据结构不同,通常的做法是规定服务端透传数据的样式,或者重新开发一套组件。但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时,对于数据问题没有很好的主动发现机制,无法在线上对数据结构引发的异常进行修复。
目前的开发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加移动端的开发量、增加服务端的开发量,而且上述两种方式都不够灵活。对于数据异常,只能依靠抓包和开发比对验证,大大增加了发现问题的工作量,而且对于线上数据异常,只能通过发布新版本或者由服务端重新发布,修复周期太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路由的数据绑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UI控件适配不同的数据结构的问题,避免了因为数据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多次开发组件的情况,提高了组件的复用性,降低了重复工作量,在开发阶段能够主动发现数据问题,并且能够实现线上解决数据结构异常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基于数据路由的数据绑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系统底层实现一个数据路由协议,上层业务中的UI控件实现该数据路由协议中的方案,实现方法是返回一个NSDictionary类型的数据路由表;
步骤2:根据UI控件字段以及UI控件业务数据写数据路由表,在数据路由表中通过key-value的形式设置每个UI控件字段对应的路径表,其中,key为UI控件中获取数据的字段名,value是一个数组,数组中存放对应不同UI控件业务数据结构的路径节点;所述数据路由表包括本地数据路由表和线上下发数据路由表;
步骤3:根据开发UI控件时的业务需求确定每个UI控件字段是否为必传字段;
步骤4:底层API获取对应字段数据,首先判断所在控件是否实现路由协议,没有实现路由协议则进入步骤4.1,实现路由协议则进入步骤4.2;
步骤4.1:利用系统基础功能获取当前组件数据中字段为key的数据,获取到数据时,获取该数据后结束,没有获取到数据时,获取过程结束;
步骤4.2:通过当前空间类名查找是否有线上下发数据路由表,有则获取线上下发数据路由表,没有则获取本地数据路由表;
步骤4.3:控件获取对应的数据路由表,在数据路由表中查找当前字段key的路由数组;
步骤4.4:获取路由数组中未遍历的第一个路由;根据该路由的路由字符串和路由节点标识生成一个路由节点的数组,遍历该路由节点数组中的每一个节点;
步骤4.5:遍历完成后判断所获数据是否为空,若所获数据为空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路由数组的最后一个路由,若所获数据不为空则获取该数据后结束;遍历没有完成则获取业务数据在对应节点的数据,然后继续返回判断是否遍历完成;
步骤4.6:当步骤4.5中判断出是路由数组的最后一个路由时,进一步判断当前路由是否为可空标识,以实现主动预警,整个数据获取过程结束;当步骤4.5中判断出不是路由数组的最后一个路由时,返回步骤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学院,未经三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