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5066.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留闯;程赫明;李建云;侯杰;戴纪峰;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张翠华 |
地址: | 65050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学 实验 血液循环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病理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底部设置有桌腿,通过设置U型托板和支撑柱使装置整体脱离桌板,实验效果过程更加清晰明了,通过设置弹性收缩环可以模拟血管单一节点收缩对血压的影响,增加实验多样性可变化性丰富实验结果,通过设置弹性收缩套可以模拟局部或整条血管收缩对血压的影响,达到多种现象下不同结果提供大量实验数据,通过设置流量阀和单向调节阀可以对水流量进行调节,其中单向调节阀可防止水回流影响实验结果提高实验进准度,达到模拟实验供血量和血压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染色剂对进行染色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便于观察以及对实验进行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理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血液循环是重要方向,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模拟装置能够有效地帮助实验人员人体内血液循环进行试验获得准确数据完成实验,原有装置不能满足对血管各个环境下与血压和供血量之间关系检测和记录,不能对血管进行收缩模拟和供血量的控制,先提出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具有调节、收缩、测量、展示效果明显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底部设置有桌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U型托板,所述桌板的表面设置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旋合有箱盖,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开设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内部安装有染色剂,所述U型托板的表面开设有静脉橡胶管道,所述U型托板的表面安装有动脉橡胶管道,所述静脉橡胶管道的一端内部安装有流量阀,所述静脉橡胶管道的一侧开设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支干橡胶管道,所述支干橡胶管道的内部安装有单向调节阀,所述单向调节阀表面套合连接有弹性收缩套,所述弹性收缩套的表面开设有一号限位块,所述桌板的表面安装有压力测试装置,所述压力测试装置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装置,所述弹性收缩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卡块,所述弹性收缩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弹性收缩套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弹性收缩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收缩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块,所述弹性收缩套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支干橡胶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激光测试装置,所述静脉橡胶管道的一侧安装有流量测试装置,所述静脉橡胶管道和动脉橡胶管道的底端均设置有弹性伸缩管道,所述桌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柱滑动连接的调节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干橡胶管道的表面套合连接有弹性收缩环,所述弹性收缩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限位块,所述弹性收缩环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二号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收缩套通过环形卡块与环形槽相互卡合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滑槽与环形连接块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脉橡胶管道与支干橡胶管道通过卡套套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限位块与卡槽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病理学实验用血液循环模拟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限位块与弹性收缩套通过限位滑槽进行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