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5826.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徐振强;张德祥;季从亮;朱炜健;李丽莹;姜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梁媛 |
地址: | 5274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腿病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雏公、母番鸭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检测选留后,在第49日龄~77日龄时测量胫围,选留胫围离均差大于0个体留种,公番鸭选留率1.51%~1.94%,母番鸭选留率26.84%~30.22%;S2、在200日龄按公母配比1:15~20组建家系,繁殖下一世代;S3、经过至少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无腿病的番鸭。本发明对公、母番鸭胫围大小进行测量筛选,测定结果准确,在对番鸭个体进行胫围选育的同时,不放松对其它性状的选育,使产品综合性能提高,更具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麝鸭,与一般家鸭同种不同属。番鸭的皮下脂肪少,瘦肉率高,具有独特的风味。我国番鸭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在广东福建一带。目前,番鸭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品种的综合性能不高,尤其对番鸭的生产技术研究较少,特别是疾病防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受腿病的影响,番鸭商品代平均上市率仅为80%左右。番鸭腿病在专门化品系和商品代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番鸭腿病主要表现为软脚和跛行,即两腿无力、走路不稳,严重时侧卧不起,两腿叉呈“八”字,严重影响种鸭繁殖性能及商品代综合性能,造成商品代死亡率升高,对种鸭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在专门化品系选育过程中,根据患病个体淘汰并不能完全杜绝商品代腿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间接选育番鸭腿病的选育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
国内已有少数几家育种公司对番鸭进行育种,重点选育生长性能、饲料报酬、产蛋性能等重要经济性状,但没有同时对腿脚结实度、骨骼发育等进行选育提高,尤其是腿部结实度。体重的过快生长,超过了番鸭腿部的承重能力,可能是番鸭腿病的诱因之一。国内有关禽类腿病的研究多从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和综合防控等方面阐述,但甚少涉及到间接选育方面的分析。
现有技术中,通常肉番鸭观察将腿病个体淘汰的方法很原始、很简单,不能将无症状个体淘汰,因此,效果并不明显。选育很多世代以后,商品代仍然存在很多腿病的个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无腿病的番鸭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雏公、母番鸭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检测选留后,在第49日龄~77日龄时测量胫围,选留胫围离均差大于0个体留种,公番鸭选留率1.51%~1.94%,母番鸭选留率26.84%~30.22%;
S2、在200日龄按公母配比1:15~20组建家系,繁殖下一世代;
S3、经过至少3个世代选育后,得到无腿病的番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1中雏公、母番鸭经过常规品系标准检测选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进苗,在第1日龄时淘汰畸、弱残次雏;
S12、初选,在第20~32日龄时淘汰残弱瘦小个体;
S13、复选,在第34~36日龄时淘汰体重小、羽毛发育慢、腿脚残次个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在组建家系之前,在第180日龄时对公番鸭进行精液检测,淘汰无精、少精及精液品质差的个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13中复选完成后,先在雏公、母番鸭的翅膀上依次进行编号,并记录下此时雏公、母番鸭的体重和胫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在组建家系选取体重大、羽毛发育快、丰满、腿脚结实、肉瘤鲜红、胫围离均差大于0的个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在组建家系时避免同胞交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未经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