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6130.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杰;魏方;袁向芬;孔玉方;林祥梅;吴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地址: | 1001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赤羽病 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包括单克隆抗体2D3、5F10,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2D3包括重链如SEQ IDNO:1所示序列和轻链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所述单克隆抗体5F10包括重链如SEQ ID NO:5所示序列和轻链如SEQ ID NO:6所示序列。本发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2D3单抗仅特异性识别AKAV‑N蛋白,5F10、1F4和5D4单抗可同时与AKAV‑N和SBV‑N蛋白反应,这为AKAV‑N蛋白的相关研究以及牛羊赤羽病的治疗提供支持,同时还能为抗牛羊赤羽病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赤羽病(Akabane,AKA)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感染牛、山羊和绵羊等反刍动物,导致成年牛羊繁殖异常(早产、流产和死胎等)和新生牛羊先天性畸形及积水性无脑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库蠓类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孕期牛羊感染后可传播给腹中胎儿。因此,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研究报道AKA在美洲、非洲、中东、澳大利亚及亚洲东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近年来,我国有关AKA的血清中和试验数据显示,羊和牛AKA阳性率分别为12%和21.3%,而牦牛阳性率为0。可见AKA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牛羊繁育和畜牧养殖造成了一定影响和经济损失。
AKAV是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辛布血清群成员之一。同属辛布血清群的病毒还有SBV、Aino、Peaton和Shuni病毒等。同其他布尼亚病毒一样,AKAV基因组是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根据节段大小分为L(large)、M(medium)和S(small)三个片段,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其中,L片段约7kb,编码RNA依赖RNA聚合酶,参与调控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M片段大小约4.3kb,编码糖蛋白Gn和Gc及非结构NSm蛋白,糖蛋白具有型特异性,参与病毒附着和细胞融合,能够分别诱导血凝抑制抗体和中和抗体产生;S片段约0.86kb,保守性强,编码N蛋白和非结构NSs蛋白,二者开放阅读框有重叠,但启动子不同。前人研究表明,N蛋白呈四聚体结构,分子量为25kD,包含3个抗原表位,能够诱导产生抗体,具有群特异性,是正布尼亚病毒中最为保守的蛋白,其诱导动物产生的抗体具有诊断意义,除此之外,还能够衣壳化病毒RNA,影响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目前已建立的AKAV检测方法有中和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T-PCR技术、RT-LAMP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等,但关于该病有效的治疗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单克隆抗体识别AKAV-N蛋白,能够为AKAV-N蛋白的相关研究以及牛羊赤羽病的治疗提供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其包括单克隆抗体2D3、5F10,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2D3包括重链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和轻链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
所述单克隆抗体5F10包括重链如SEQ ID NO:5所示序列和轻链如SEQ ID NO:6所示序列。
优选的是,所述单克隆抗体2D3还包括:对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序列进行化学修饰或酶修饰且具有抗赤羽病病毒活性的由如SEQ ID NO:1和/或SEQ ID NO:2所示序列衍生的序列。
优选的是,所述单克隆抗体5F10还包括:或者为对SEQ ID NO:5和/或SEQ ID NO:6所示序列进行化学修饰或酶修饰且具有抗赤羽病病毒活性的由如SEQ ID NO:5和/或SEQID NO:6所示序列衍生的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