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6318.9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惠鹏嘉;曾健民;许延斌;刘新元;张玉龙;包家存;张伟伟;高正东;王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8/02;C08F220/56;C08F220/14;C08F220/20;C09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道 抑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便道抑尘剂,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饱和酸、不饱和酸酯与交联剂混合,作为原料混合液备用;S2: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氮气导管的反应器中加入水,开启搅拌,氮气或氩气置换15~20分钟后,水浴加热升温;S3:升温至60‑90℃时,加入引发剂,再加入原料混合液;原料混合液的加入方式为分批加入或连续滴加;S4:原料混合液完全加入之后,在60‑100℃保温0.5‑2.5小时;S5:将步骤S4中制备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本发明的水性抑尘剂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润湿、保湿、凝聚等功能的高效协同。喷洒之后,聚合物抑尘剂在微尘表面形成的壳层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篷布,耐风蚀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道抑尘剂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化程度不断加快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煤场堆放、煤炭燃烧、矿物加工、建设施工和机动车辆对城市道路所引起的扬尘污染问题日益明显,雾霾天气频发、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扬尘污染危害周边环境,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富集了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氧化物、细菌和病毒,PM2.5颗粒因鼻腔和咽喉无力阻挡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对人体危害极大,突出表现为致畸、致癌、致突变。
洒水是我国最常用的抑尘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湿润增加干燥粉尘的含湿量,密度增大并粘结成较大的颗粒。洒水的操作简单,但冬季容易结冰,夏季蒸发快,有效抑尘时间不足半小时,用水量大。水分蒸发之后的微尘含量会剧增600%。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便道抑尘剂的组成成份为:不饱和酸:6%-15%;不饱和酸酯:2%-8%;交联剂:0.5%-0.9%;引发剂:0.5%-2%;水:20%-80%;还包括有碱性中和剂,碱性中和剂的量为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7.0-9.0;其中,的不饱和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2-丙烯酰胺和其钠盐中的一种;的不饱和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水为无菌水。
为了极大的提高便道抑尘剂的制备能力,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S1:将不饱和酸、不饱和酸酯与交联剂混合,作为原料混合液备用;S2: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氮气导管的反应器中加入水,开启搅拌,氮气或氩气置换15~20分钟后,水浴加热升温;S3:升温至60-90℃时,加入引发剂,再加入原料混合液;原料混合液的加入方式为分批加入或连续滴加;S4:原料混合液完全加入之后,在60-100℃保温0.5-2.5小时;S5:将步骤S4中制备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S6:将步骤S5中制备的离心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S7:冷却至室温,以碱性中和剂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6.0-9.0,出料,即为本发明的便道抑尘剂。
为了极大的提高便道抑尘剂的使用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按照质量比抑尘剂:1:10的比例混合注入喷洒器或喷洒车,现场使用时,按照1.0-2.5kg/m2道路的用量将此抑尘剂稀释液向城市道路、人行便道的表面均匀喷洒。
为了极大的提高便道抑尘剂的使用安全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比例为抑尘剂按1:5与水稀释。
为了极大的提高便道抑尘剂的抑尘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在步骤S4中保温的温度为60-95℃。
为了极大的提高便道抑尘剂的混合效果,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便道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优选的,在步骤S3中原料混合液的加入时间为1.5-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3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