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7377.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勇;苗晓飞;叶建民;翁吴星;向可富;杨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B29C45/34;B29C45/4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马世中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模具 间距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包括动模,所述动模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挤压杆,所述动模的内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动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模,所述定模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框。该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通过动模向定模移动,挤压杆在定模上的固定框内部移动,同时带动齿板运动,齿板在经过转动轮时带动转动轮转动,然后配合导杆带动滑动板在移动框的内部运动,在滑动板靠近支撑环时,支撑环配合缓冲弹簧对吸气囊进行拉伸,再配合通气阀的作用,从而可以将注塑腔的内部多余空气进行吸收,从而在熔融液进行凝固时,不会出现气孔,达到了更好成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等方法得到各种模子和工具的装置,用简单的话说,模具是用来制成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被称之为“工业之母”。
模具一般简单的被分为:上模具、下模具和槽腔,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合膜过程中,由于槽腔内部的熔融液降温过程中,会产生热胀冷缩,所以经常会导致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力,而出现难以开膜的现象发生,而且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将成型工件脱离槽腔,从而难以脱模。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在急需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具备脱模方便,且方便取出成型工件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模具中上下模具之间存在吸力,难以开膜,且取件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脱模方便,且方便取出成型工件等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上模具和下模具间距的装置,包括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挤压杆,所述动模的内部开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隔热板,所述动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定模,所述动模与定模相对端面上均开设有注塑腔,所述定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楔形基座。所述定模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活动安装有导杆,所述固定框的相对面上固定安装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定模内部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成型杆,所述成型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气阀,所述移动框的内部且在靠近成型杆的端面上通过缓冲弹簧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气囊,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下端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移动杆的上端通过斜杆活动安装有联动杆,定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抵出杆,所述抵出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反弹弹簧。
优选的,所述动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定模的连接关系为相互吻合,所述隔热板与注塑口的连接关系为嵌入连接,通过动模向定模移动,挤压杆在定模上的固定框内部移动,同时带动齿板运动,齿板在经过转动轮时带动转动轮转动,然后配合导杆带动滑动板在移动框的内部运动,在滑动板靠近支撑环时,支撑环配合缓冲弹簧对吸气囊进行拉伸,再配合通气阀的作用,从而可以将注塑腔的内部多余空气进行吸收,从而在熔融液进行凝固时,不会出现气孔,达到了更好成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与齿板的连接关系为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杆为“L”型设计,隔热板可更好避免熔融液在注塑口中时冷却,导致还未合膜时,熔融液即冷却成型。
优选的,注塑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与注塑口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注塑腔与成型杆为相对设计,所述成型杆延伸至注塑腔的内部,随着注液管放入到注塑口中时,可以对下压板进行挤压,下压板受到挤压力,从而注塑口可以更好的深入到注塑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百汇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