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联合黑水虻虫粪的堆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7748.2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小兰;张浩;阮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1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承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浆液 消化 联合 黑水 虻虫 堆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联合黑水虻虫粪的堆肥方法,属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本发明的堆肥方法是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与黑水虻虫粪按一定比例混合,选用适宜的膨松剂调节堆肥原料的碳氮比、含水率,达到快速升温腐熟,提高堆肥产品的腐殖化程度,为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堆肥效果,且所制得的堆肥产品的腐殖质含量丰富,养分含量高,无植物毒性,易制成有机肥料,实现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后排出的有厌氧消化沼渣联合黑水虻幼虫生物降解餐厨垃圾后排泄的粪便的堆肥方法,属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主要由学校食堂、家庭厨房、餐饮行业等产生。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达24206.2万吨,餐厨垃圾约占其中的40%,并且每年仍保持10%的增长速率。餐厨垃圾的存在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例如,餐厨垃圾具有高含水率,通常可以达到80~95%,会产生渗滤液流入到地下水对其造成污染,同时存在难以运输、收集与堆放等问题;餐厨垃圾油脂高,流到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餐厨垃圾易腐烂变质,会滋生蚊蝇,产生致病菌。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为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生化达标排放。餐厨垃圾经高温蒸煮、三相分离后得到油、有机浆液以及有机固渣。
有机浆液流经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由此产生了厌氧消化沼渣,这些沼渣含水率高,碳氮比失衡,难以处理,阻碍着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后排出的厌氧消化沼渣富含有机质、氮、磷、钾、腐殖质,具有成为有机肥的潜力,但是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无法直接施用。有机固渣可以作为黑水虻幼虫的食物来源,利用黑水虻幼虫的高效生物降解与转化能力,将含有复杂成分的餐厨有机固渣快速高效地转化为腐殖质。但是目前针对黑水虻幼虫转化有机固渣后的排泄的粪便,即黑水虻虫粪的处理还鲜有报道。黑水虻虫粪具有高盐浓度、恶臭、含水量高等问题,直接施用于农田会造成土壤发热而损坏植物根系。
高温好氧堆肥能够稳定有机固废中的有机质,形成腐殖质,消灭病原微生物,将有机固废转化成有机肥,是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据报道,混合两种或多种有机废物可以协同改善堆肥过程,减少额外的处置成本。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后排出的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是处理餐厨垃圾生成的两种末端有机固废,两者可以同时同地获得,将两者进行联合堆肥具有高效性、便捷性,且黑水虻虫粪富含有机质、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含有多种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可以为堆肥中的微生物提供更多易降解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没有明确处理途径,阻碍了餐厨垃圾的集中闭环式处理等问题,提供一种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进行联合堆肥的方法。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联合黑水虻虫粪的堆肥方法,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与黑水虻虫粪进行联合堆肥可以有效改善堆肥的腐殖化进程,增强堆肥产品的肥效,为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和黑水虻虫粪的处理处置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与黑水虻虫粪按一定比例混合,选用适宜的膨松剂调节堆肥原料的碳氮比、含水率,达到快速升温腐熟,提高堆肥产品的腐殖化程度。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一种餐厨有机浆液厌氧消化沼渣联合黑水虻虫粪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切割为1~2cm长度,秸秆的含水率为10.96~13.11%,碳氮比为30.26~34.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