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8455.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楼;陈志东;林小鹏;陈保国;韩佳;郑大海;刘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滨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9/54 | 分类号: | C07D239/54;C07C231/02;C07C233/03;C07C29/80;C07C31/04;C01D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羟基 嘧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4,6‑二羟基嘧啶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环化;b.降温及溶解;c.脱色;d.酸化及分离;e.洗涤;f.酯化;g.回收甲醇;h.中和及脱水;i.循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产品含量及收率,产品含量达99.5%以上,产品收率达95%,还使得所有资源得到利用,且生产过程中节省了大量能量,解决了废水产生量大,废水难于处理的弊端,大大降低了能耗,易于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4,6-二羟基嘧啶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4,6-二羟基嘧啶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用来生产磺胺类药磺胺莫托辛,也是维生素B4、抗肿瘤药及辅助药类的中间体,4,6-二羟基嘧啶也是制备杀菌剂嘧菌酯的主要中间体,在医药、农药行业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方法有多种,目前工业生产普遍采用丙二酸酯(主要采用丙二酸二甲酯或丙二酸二乙酯)与甲酰胺在醇钠(甲醇钠或乙醇钠)溶液进行反应生成4,6-二羟基嘧啶钠盐,反应完成后,先在较低温度下脱出溶剂,然后加入水溶解,加入无机酸析出4,6-二羟基嘧啶,母液加碱中和,得相应无机酸盐及甲酸盐混合物。上述工艺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由于脱醇时釜内温度要求低于60度,脱出醇蒸汽在10-20℃,这样脱出醇需要冷冻水进行冷凝,消耗大量能量;(2):废水量比较大,每吨产品大约产生10吨废水,且废水中含有无机钠盐及甲酸钠,分离困难;(3)产品含有杂质较多,产品含量一般在98.5%左右。
CN106397337B提出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负压抽滤,滤液脱出醇以后,回收套用碱;滤饼酸化,析晶过滤烘干得成品;酸化后母液先浓缩,后降温析晶得成品,再中和脱水得副产物盐。该方法能够回收一部分套用碱,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反应结束后,由于物料相当粘稠,实际生产中采用负压抽滤相当困难;(2)最后中和脱水后得到无机盐和甲酸盐混合物,销售困难。
CN111689908A提出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反应结束后,先脱出体系溶剂,然后加水溶解,降温结晶,固液分离,固体中和得成品,两次固液分离液分别浓缩得无机酸盐和甲酸盐,该方法虽然能够回收甲酸钠,但需要先脱出溶剂甲醇,脱溶剂时釜内温度要求低于60度,脱出醇蒸汽在10-20℃,这样脱出醇需要冷冻水进行冷凝,消耗大量能量。
上述处理方法都具有一定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含量高,产品收率高,能耗低,废水产生量小,资源可再利用的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4,6-二羟基嘧啶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环化:采用丙二酸二甲酯、甲酰胺和甲醇钠为原料,进行环化反应,环化反应的温度为50-60℃,保温时间为2-3小时,得到含4,6-二羟基嘧啶钠盐的反应产物;
b.降温及溶解:环化反应完成后,降温,加水,搅拌,使所述反应产物溶解;
c.脱色:加入粉状活性炭进行脱色,过滤,得滤液;
d.酸化及分离:所述滤液用无机酸酸化,酸化完成后,离心分离,过滤,得固体物质和含甲酸和甲醇的母液;
e.洗涤:所述固体物质用水进行洗涤,将洗涤后的固体物质烘干后得4,6-二羟基嘧啶成品,洗涤后的洗涤水套至步骤b中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滨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滨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