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8563.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叶斯·阿克塔斯;皮特·格斯克斯;约翰尼斯·魏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4;H01M50/289;H01M50/50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邬志岐;刘继富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1),其具有包括基板(3)的基座(2)。蓄电池(1)还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5),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以单元间距(6)彼此相距地布置在基座(2)上,使得在所述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5)之间形成中间空间(7)。此外,蓄电池(1)包括至少两个壳体部件(8),所述至少两个壳体部件被固定在基座(2)上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壳体部件中的每一个与基座(2)一起界定单独的壳体内部空间(9)。在这种情况下,壳体内部空间(9)中的每一个容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模块(5),其中,布置在壳彼此相邻的体内部空间(9)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5)借助于穿过中间空间(7)的电连接线(10)彼此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蓄电池已经被用于存储电能。这种电池特别在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中使用,以储存电能或为电动传动系提供电能或电力。为了提高蓄电池的电存储容量和/或为了建立额定电压,需要将各个电池单元彼此电连接。通常,蓄电池的电池单元布置在公共基座上,该公共基座能够形成为用于冷却该蓄电池的冷却板。此外,蓄电池的电池单元布置在基座上,所述基座为蓄电池提供了足够的机械稳定性。为此,通常在基座上固定有盆状的壳体部件,该盆状的壳体部件与蓄电池的基座一起界定壳体内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基座上的蓄电池的所有电池单元被布置在该壳体内部空间内。这意味着,在传统的蓄电池中,蓄电池的电池单元借助于单个壳体部件被一起封闭在单个壳体内部空间中。在这种传统的布置中,在位于壳体内部空间中的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连接线同样布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并且因此借助于壳体部件而免受外部影响。
然而,这种在使用传统蓄电池的壳体部件必然非常庞大,该壳体部件覆盖蓄电池的所有电池单元。这种笨重的壳体部件通常仅能够以所需的制造公差被困难地制造,并且相对于壳体内部空间中存在的内部压力,其仅具有不充分的内部耐压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关于蓄电池的新方法——特别是用于消除上述缺点的蓄电池的新方法。
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电池来实现,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概念是在蓄电池的壳体基座-以下称为“基座”上布置多个壳体部件,每个壳体部件与基座一起界定了单个壳体内部空间。壳体内部空间中的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容纳两个电池单元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而在每种情况下都具有多个蓄电池的电池单元。在电池单元模块之间存在中间空间,电连接线穿过该中间空间,从而电池单元模块的电连接布置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壳体内部空间中。
这提供的优点是:与具有传统蓄电池的情况相比,壳体部件的体积要小得多,这提高了壳体部件的可生产性。此外,多个壳体部件的增加的内部耐压性令人印象深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地能够用于机动车辆的蓄电池具有带有基板的基座。在这种情况下,基板优选地形成为用于冷却电池的冷却板。这种形成为冷却板的基座能够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这种形成为冷却板的基座还可包括冷却剂能够流过的冷却通道,借助于该冷却通道,能够散发在蓄电池的操作期间产生的冷却剂热量。该蓄电池还包括至少两个分别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单元模块,该电池单元模块以单元间距彼此相距地布置在基座上,从而在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之间形成中间空间。此外,蓄电池具有固定在基座上的至少两个壳体部件。每个壳体部件与基座一起界定了单个壳体内部空间。每个壳体内部空间容纳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模块。布置在彼此相邻的壳体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模块借助于电连接线彼此电连接,其中,根据本发明,电连接线穿过电池单元模块之间的中间空间。因此,小尺寸的壳体部件能够有利地用于封装电池单元模块,这提供了关于其可生产性的优点。此外,这种多个壳体部件能够形成较大的内部耐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