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8971.9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华正韬;张卓;夏国正;孙惠东;侯辉娟;龙再沄;李昕;鲍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G21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放射性 烟囱 退役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包括顶部固定及提升装置、内部执行装置,所述顶部固定及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提升机构,所述内部执行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执行工具,所述固定支撑机构用于固定在烟囱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升降平台相连,用于控制升降平台在烟囱内上下移动;所述执行工具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用于对所述烟囱进行退役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方法。本发明可实现放射性排风烟囱的安全退役,减小人员的辐射风险和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实现废物的有效分类,减小废物量,符合废物最小化和辐射最优化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以及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排风烟囱是核设施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用于气态流出物的排放。在核设施的运行过程中,排风烟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并且,由于这些排风烟囱的主体结构多为混凝土结构,高度大多在60-150米左右或更高,直径多在4米以上,而且有些排风烟囱结构较为复杂,烟囱内部还设有金属排气管。因此,当这些排风烟囱面临退役时,不仅涉及放射性环境下的高空作业,还需要考虑辐射防护措施受限,实施难度及风险较大。
目前,对于上述混凝土结构形式的放射性排风烟囱的退役,国外大多采用的是自上而下逐段切割或人工破碎拆除的方式,人员劳动强度大,耗时较长,材料损耗大。对于中部没有工艺排气管的烟囱,常需要采用爆破拆除,但去污采用的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
国内有过钢质放射性排风烟囱退役的案例,该烟囱高度较小,为22.5米,直径1米,采用逐段切割的方式进行拆除,但这种方法难以应用于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排风烟囱退役,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退役工程。
此外,烟囱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烟囱的内壁表层(对于内部有金属排气管的烟囱还集中在金属管),如果采用上述退役方法,全部混凝土结构作为低放或极低放废物进行处理处置,无法实现对废物的有效分类,会造成放射性废物量较大,不符合废物最小化的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及方法,可实现放射性烟囱的安全退役,并能够减小人员的辐射风险和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放射性烟囱退役的设备,包括顶部固定及提升装置、内部执行装置,所述顶部固定及提升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提升机构,所述内部执行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执行工具,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固定在烟囱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上,并与所述升降平台相连,用于带动升降平台在烟囱内上下移动;所述执行工具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用于对所述烟囱进行退役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内部执行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伸缩功能,支撑件的后端固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其前端用于与所述烟囱的内壁相抵。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伸缩调节组件,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伸缩驱动电机、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伸缩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用于为所述支撑件提供伸缩所需的动力;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前端,用于检测烟囱内壁对支撑件施加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伸缩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压力值与其内预设的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伸缩驱动电机驱动支撑件进行伸长或缩短;所述支撑件采用刚性链。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自锁组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自锁组件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压力值等于所述压力阈值时控制自锁组件动作,以使所述支撑件停止进行伸长或缩短。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于支撑件的前端;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各支撑件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升降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