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件高效焊接用下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9824.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威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件 高效 焊接 用下件 机构 | ||
本发明一种钣金件高效焊接用下件机构,包括钣金件焊接下料一体化平台,钣金件焊接下料一体化平台包括辊式传输机和架设于辊式传输机上的加工平台,加工平台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焊接台且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抬升器,两组抬升器的动力输出端与焊接台的边缘固定连接,焊接台包括外框和对称穿插于外框内的两组焊接板,外框的前后两侧均加工成型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块,两组滑块内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两组焊接板上且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块相连接。本发明设计的自动化下件装置,采用自动化的下料方式,减小了人为的下料以及搬运步骤,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且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钣金件高效焊接用下件机构。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不同行业所指的钣金件一般不同,多用于组配时的称呼,钣金件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将各部分的散件按照要求焊接在一起,而这些零部件都有着严格的安装位置要求,因此在对其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将其定位在焊装夹具上进行焊接作业,先将散件摆放定位在焊装夹具上,之后进行焊接作业,焊接完成后,焊装夹具的各定位部分松开,取出焊接完成的总成,焊接完成后的钣金件需要进行下件处理。
然而,现有的用于钣金件焊接平台下件处理的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钣金件焊接完成后多采用人为进行下件的方式,对于一些大件的钣金件有时需要通过吊机进行吊装取下,这样的下件方式一方面耗时耗力,另一方面在下料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搬运处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2)现有的对于钣金件下件的方式较为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钣金件加工的效率。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高效焊接用下件机构,解决了钣金件焊接完成后多采用人为进行下件的方式,对于一些大件的钣金件有时需要通过吊机进行吊装取下,这样的下件方式一方面耗时耗力,另一方面在下料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搬运处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钣金件高效焊接用下件机构,包括钣金件焊接下料一体化平台,所述钣金件焊接下料一体化平台包括辊式传输机和架设于辊式传输机上的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焊接台且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抬升器,两组所述抬升器的动力输出端与焊接台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焊接台包括外框和对称穿插于外框内的两组焊接板,所述外框的前后两侧均加工成型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内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两组焊接板上且中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外框的左右两侧还均开设有导向槽,两组所述焊接板分别活动穿插于两组导向槽内且底部均安装有下件承载装置,所述下件承载装置包括开设于焊接台底部的移动槽和活动设置于移动槽的横向导向器,所述横向导向器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承载托板,四组所述承载托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辊式传输机的正上方,所述抬升器、电动推杆和横向导向器均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抬升器包括安装于加工平台侧壁上的液压缸和安装于液压缸动力输出端上的U型托架,所述U型托架的上端固定于焊接台的边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向导向器包括滑动设置于移动槽内的活动块和固定于移动槽端部的挡板,所述活动块与承载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内部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穿插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内端与活动块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器包括螺纹驱动杆和位于螺纹驱动杆端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螺纹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驱动杆与螺杆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