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回收的两级膜蒸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1423.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瞿芳术;刘沁森;余华荣;叶林雄;荣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44;C02F103/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渗滤 液中氨氮 回收 两级 蒸馏 装置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回收的两级膜蒸馏装置,包括原液池、膜蒸馏组件、中间循环水箱、回收池、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一循环水泵、加热恒温槽、第一pH调节器、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二循环水泵、第一低温恒温槽、第二pH调节器、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第三循环水泵、第二低温恒温槽、pH监测器,膜蒸馏组件包括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第三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疏水微孔膜,第二水流通道和第三水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二疏水微孔膜。本发明能够浓缩和纯化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同步实现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截留、出水水质提升和氨氮的高浓度回收与利用,具有显著的工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回收的两级膜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垃圾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层、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废水的氨回收是废水高附加值开发处理的重要途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浓度在200-3000mg/L,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现有技术中废水的氮回收主要包括以下方法:鸟粪石沉淀法、膜浓缩法、吸附/解吸法、生物吸收法。然而,上述氮回收的方法普遍存在回收率低、产品纯度低、操作复杂以及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膜蒸馏(MD)是基于气液平衡及热传质原理的热驱动过程,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汽压差的推动下,进水中的挥发性组分以蒸汽形式透过膜孔,在膜的低温侧冷凝为液态,而非挥发性组分则留在热侧进料液中,从而达到分离并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膜蒸馏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优点在于:(1)膜蒸馏浓缩过程在常压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2)在非挥发性水溶液的膜蒸馏过程中,仅有水蒸气能透过疏水膜孔,因此出水水质好;(3)与反渗透相比,盐浓度以及浓差极化对膜蒸馏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处理含有高浓度无机盐的溶液,甚至可以将溶液浓缩到饱和状态;(4)膜蒸馏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膜蒸馏具有分离效率高、低结垢倾向、潜在能耗低等优点。
传统的单级膜蒸馏反应器可以实现废水中氨氮的回收,但回收的氨氮浓度和纯度一般较低,且受进水pH值与碱度的影响大,从而限制了后续资源化利用与附加值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回收的两级膜蒸馏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浓缩和纯化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同步实现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截留、出水水质提升和氨氮的高浓度回收与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回收的两级膜蒸馏装置,包括原液池、膜蒸馏组件、中间循环水箱、回收池;膜蒸馏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第三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一疏水微孔膜,第二水流通道和第三水流通道之间设有第二疏水微孔膜;原液池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第一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连接,原液池通过第一出水管与第一水流通道的出水口连接,第一进水管上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循环水泵、加热恒温槽、第一pH调节器;中间循环水箱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第二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连接,中间循环水箱通过第二出水管与第二水流通道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管上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循环水泵、第一低温恒温槽、第二pH调节器;回收池通过第三进水管与第三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连接,回收池通过第三出水管与第三水流通道的出水口连接,第三进水管上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三循环水泵、第二低温恒温槽、pH监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