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181.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申丞护理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16 | 分类号: | A61B90/16;A61M31/00;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病人 清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结构、喷洒结构、刮除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以及第二支撑结构。该痰痂清除装置的喷洒结构用于软化气管内的痰痂;当喷洒结构完成其作用后,刮除结构与喷洒结构相互配合,通过刮除结构对已经软化的痰痂进行刮除;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共同作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撑开,避免患者因产生恐惧而合嘴,给医生刮除患者气管内的痰痂造成一定的障碍,同时,该痰痂清除装置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能够进行高度的调节,使患者的口腔进行不同角度的开合,以适应临床中清除痰痂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痰痂是由于痰咳不出在气管内或同期管道内干燥后形成的固状物,类似皮肤外伤后结痂。痰痂形成原因为:气管切开后由于形成了“呼吸短路”,相对湿化不足气体由气管直接进入气道,引起纤毛运动频率下降或停止,使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减低,破坏了机体自然防御机制,易使环绕一次性大容量低压气囊积聚的分泌物下行进入呼吸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失去鼻部清洁过滤、湿化作用,分泌物水分易蒸发变黏稠形成痰痂。
患者产生痰痂后需要及时的对其清除,痰痂产生后不仅使患者长时间的咳嗽,而且长时间咳嗽后容易使呼吸道产生并发的炎症。为此,提出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痰痂产生后不仅使患者长时间的咳嗽,而且长时间咳嗽后容易使呼吸道产生并发的炎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切开病人用的痰痂清除装置,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壳体、盖体以及圆形槽,所述盖体安装于壳体的一端,所述圆形槽开设于盖体的一端;
喷洒结构,所述喷洒结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内,且所述喷洒结构用于对气管内的痰痂加湿软化;
刮除结构,所述刮除结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内,且在所述喷洒结构对气管内的痰痂加湿软化后,刮除气管内软化的痰痂;
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外壁一端;
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结构远离第一支撑结构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共同作用下,用于支撑患者的口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结构用于从内部固定喷洒结构和刮除结构,同时从外部固定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使喷洒结构、刮除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以及第二支撑结构形成一个刮除痰痂的整体;喷洒结构用于软化气管内的痰痂,刮除结构对已经软化的痰痂进行刮除,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共同作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撑开,避免患者因产生恐惧而合嘴,给医生刮除患者气管内的痰痂造成一定的障碍。
作为优选,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空心筒体、筒盖、喷嘴、抽拉杆以及活塞,所述空心筒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所述筒盖安装于空心筒体的一端,所述喷嘴与空心筒体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喷嘴的一端贯穿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活塞安装于空心筒体内,且与所述空心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抽拉杆安装于空心筒体内,所述抽拉杆的一端与活塞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抽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于筒盖以及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抽拉杆,使抽拉杆推动活塞,活塞将空心筒体内的水通过喷嘴向患者的气管内喷洒。
作为优选,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第一手柄、蜂窝块以及气孔,所述蜂窝块安装于喷嘴内,所述抽拉杆远离活塞的一端端部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气孔开设于筒盖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手柄方便医护人员的握持以及使用,在蜂窝块的作用下,能够将水雾化,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气孔用于活塞在做往复运动时的进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申丞护理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申丞护理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