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354.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烈锦;彭智勇;徐加陵;容思琦;金辉;董宇;张嘉玮;尚飞;张明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4/00;B01J19/00;E21B4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稠油热采 集成 多元 流体 发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排盐装置(19)、水箱(4)、空气压缩单元和投料单元;
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外壁开设有预热水入口、物料入口、产物出口、排盐出口和空气进口;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内部设有第一换热套管(16)和第二换热套管(17),第一换热套管(16)和第二换热套管(17)构成环形空间,环形空间为氢氧化放热区,空气进口设置于环形空间中;第一换热套管(16)的外壁缠绕有第二螺旋换热管(15),第二换热套管(17)的外壁缠绕有第一螺旋换热管(14);
水箱(4)与预热水入口连接;
投料单元包括储料罐(1),储料罐(1)与物料入口连接;
空气压缩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7)和与空气压缩机(7)连接的储气瓶(8),储气瓶(8)分别与第一换热套管(16)和第二换热套管(17)的环形空间相连接;
产物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20),气液分离器(20)的从液体出口与水箱(4)连接;
排盐出口与排盐装置(19)的入口相连通;
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外壁上安装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出口分为两路流向,一路与气液分离器(20)连接,另一路连接有用于稠油热采的高温截止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20)的入口通过冷却器(22)与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出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换热管(14)的入口与第一换热套管(16)相连通,出口与第二换热套管(17)相连通,第二螺旋换热管(15)的入口与第一换热套管(16)相连通,出口与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顶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箱(4)连接有水泵(5),水箱(4)通过水泵(5)与预热水入口连接;储料罐(1)连接有料泵(2),储料罐(1)通过料泵(2)与物料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5)与预热水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6);料泵(2)与物料入口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加热装置依次自上而下安装在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太阳能加热装置、电磁波加热装置、工业废热加热装置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9.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稠油热采集成式的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查各器件是否安装完好,确保精度满足要求、无故障,之后将制备好的物料输送至储料罐(1)中储存;
S2:将水箱(4)中的海水输送至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中;
S3:开启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外壁的加热装置,为系统启动过程提供能量;
S4:预热水首先流经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与第一换热套管(16)之间进行升温,然后进入第一螺旋换热管(14)内换热,接着进入第二换热套管(17)内换热,而后进入第一换热套管(16)和第二换热套管(17)的环形空间换热,然后进入第二螺旋换热管(15)内换热,最后离开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进入气液分离器(20),经过气液分离后的液体回收进入水箱(4)中;
当在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与第一换热套管(16)之间的预热水升温至近临界和超临界态附近并维持稳定后,开启排盐装置,进行盐回收;
当在第二换热套管(17)内的预热水达到目标温度和压力后,将储料罐(1)中的物料输送至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中,进行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并在气液分离器(20)中收集分析气体产物,观测气化情况,气液分离器(20)分离后的液体回收进入水箱(4);
S5:当气化反应稳定后,开启空气压缩机(7),并将空气通入第一换热套管(16)和第二换热套管(17)形成的环形空间,使进入的空气与超临界气化后的气体产物发生氢氧化放热反应,释放的热量进一步促进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中的流体升温及气化,得到超临界多元热流体;
S6:将S5得到的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送入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进行预热水换热,在达到目标温度和压力后,离开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进入气液分离器(20)后,将分离后的液体回收进入水箱(4);
S7:观测气液分离器(20)的成分组成,当超临界气化反应与氢氧化放热反应耦合稳定后,逐渐增加物料流量和空气流量,降低加热装置的热量供给;
S8:随着物料供给达到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的可自热程度,维持预热水流量、物料流量和空气流量稳定,最终完全关闭加热装置,以物料的化学能供给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系统所需的能量;
S9:观测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当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主体(18)出口的超临界多元热流体满足要求时,将系统产生的超临界多元热流体输送进入油井,用于稠油热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3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