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473.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G06N3/063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传导 模拟 神经纤维 pn 微米 | ||
1.一种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所述传输线为蚀刻至GaMnAs/GaAs板的耗尽区形成的微米线,所述传输线包括主线和多根分线,多根所述分线的一端均与主线一端连接;多根所述分线的另一端均设有树突连接触点对;所述主线弯折形成多个轴突,且所述主线上设有多个轴突连接触点对;主线与多根分线连接的节点处设有细胞体连接触点对;
其中树突连接触点对、轴突连接触点对、细胞体连接触点对和轴突连接触点对均为P-N电极对,所述P-N电极对包括P型电极和N型电极,所述P型电极为覆盖有金属薄膜的P型接触面,所述N型电极为覆盖有金属薄膜的N型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的宽度为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三根分线,三根分线分别对应三个树突连接触点对,三个树突连接触点对分别为第一触点对、第二触点对和第三触点对,其中第一触点对在第二触点对与第三触点对之间;细胞体连接触点对为第四连接触点对;主线弯折出两个轴突,且设有八个轴突连接触点对,分别为第五触点对、第六触点对、第七触点对、第八触点对、第九触点对、第十触点对、第十一触点对和第十二触点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轴突分别为第一轴突和第二轴突,其中第七触点对设置在第一轴突之前,第八触点对设置在第一轴突与第二轴突之间,第九触点对设置在第二轴突之后;第五触点对和第六触点对设置在第四触点对与第七触点对之间;第十触点对第十一触点对和第十二触点对均设置在所述主线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触点对与第二触点对的距离为635.7μm,第一触点对与第三触点对的距离为635.7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四触点对的距离为310μm,第一触点对与第五触点对的距离为721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六触点对的距离为1118μm,第一触点对与第七触点对的距离为1518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八触点对的距离为3017μm,第一触点对与第九触点对的距离为4516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十触点对的距离为5815.5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十一触点对的距离为5860.5μm,第一触点对与第十二触点对的距离为5905.5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对为电脉冲信号输入端,第二触点对、第三触点对、第四触点对、第五触点对、第六触点对、第七触点对、第八触点对、第九触点对、第十触点对、第十一触点对和第十二触点对均为电脉冲信号检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对的起始电压为0.7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孤波传导的模拟神经纤维的PN微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N电极对的P型电极与N型电极跨传输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4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