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浙贝母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666.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兰;张凯;彭永华;李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御福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L2/10;F26B5/04;F26B3/02;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浙贝母 产地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浙贝母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包括采收、清洗、预干燥、切片、筛选以及微波真空干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仅克服了传统干燥法中浙贝母有效成分易流失、安全性低等缺点,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材质量不受影响,对环境无污染,同时还能延长浙贝母后续的贮存时间,避免时间长后导致发生霉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浙贝母产地鲜切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浙贝母具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浙江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地在宁波鄞州和浙江磐安等地区。由于浙贝母鳞茎表皮保水作用较强,不
易干燥,长时间保存会发霉变质,因此在采挖出土后必须对其进行适当产地加工处理,采用一定方法干燥。目前,浙贝母均为农户自发种植和加工,加工方
法尚未完全统一且技术较为落后,大多数农户还是采用传统或硫磺熏蒸的加工方法,影响了浙贝母使用的安全性且质量不易控制,致使其使用和出口受到限制。
现有的鲜切加工工艺对于浙贝母中的有效成分流失比较严重,且加工时间长,对于天气也有一定的要求,工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浙贝母产地鲜切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浙贝母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收、清洗、预干燥、切片、筛选以及微波真空干燥,具体步骤为;
(1)采收:在立夏前后10天内植株枯萎时采取鳞茎,选择晴天,采摘时将鳞茎按大小进行分开,注意不要伤及鳞茎;
(2)清洗:将采收后的鳞茎按照大小进行分开处理,全部放置于滚动清洗装置内将泥土洗净;
(3)预干燥:将清洗完成的浙贝母初步沥干后,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烘干;
(4)切片:将预干燥完成的浙贝母进行切片,厚度控制在0.3-0.5cm内;
(5)筛选:通过方形摇摆筛对切片完成的浙贝母进行分选,筛除部分残留的须根和芯芽后通过紫外线进行照射;
(6)微波真空干燥:将紫外照射后的浙贝母切片置微波真空干燥机中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后,即得最终产物。
优选的,所述(2)中按照直径大于或小于3cm作为大小选择处理。
优选的,所述(3)中初步沥干具体为上手后浙贝母表面无明显水分。
优选的,所述(3)中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温度设置为65-80℃,干燥时间为2-3h。
优选的,所述(5)中方形摇摆筛的筛网目数为6目,倾斜角度为5度,回转频次为180-260r/min。
优选的,所述(5)中紫外线为UVA波段或者UVB波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照射强度为30-70W,照射时间为1-1.5h。
优选的,所述(6)中微波真空干燥机的功率设定为1.3-1.8kW,微波频率为2200-2500MHz,设定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20-50min,真空度为-95kPa。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进行初步干燥,避免有效成分大量流失,致使活性成分含量偏低。
2.本发明通过紫外对最后需要微波真空干燥的浙贝母进行照射,能够对浙贝母表面进行消毒,且能够延长浙贝母后续的贮存时间,避免时间长后导致发生霉变。
3.本发明最终通过微波真空干燥的方法对切片进行干燥加工,不仅克服了传统干燥法中浙贝母有效成分易流失、安全性低等缺点,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材质量不受影响,对环境无污染,且各批质量均匀,具有批量生产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御福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御福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