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3149.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铁城;姚国伟;乔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元和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连接 构件 组件 装配式 吊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包括对建筑机电管线、设备和二次装饰连接点位等进行初步的走向和点位排布,生成管线综合BIM模型;对管线走向进行漫游碰撞检查并优化;对支吊挂架和管线等进行自重、承重等相关力学验算,确定相对应的预埋无损连接组构件的形式、尺寸、长度和埋设位置并建模;生成支吊挂系统和预埋组构件的BIM模型和加工图,发送至生产车间进行工业4.0智能下料生产制造,施工方根据BIM模型图纸和施工流程模拟进行预埋组构件、支吊挂架、机电管线和设备、二次装饰的无尘装配式安装,使得支吊挂系统与建筑连接不损伤原结构,这种科学的方法还提高了支吊挂系统与结构连接的整体抗震性能,让建筑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
背景技术
基于预埋技术的建筑方式通过布设槽道、套筒,配合螺栓、转接件等其他紧固件的方式实现对管线和设备、吊顶、二次装修装饰等进行固定;有效地解决了在建筑结构上破坏性打孔后再打入膨胀螺栓或后扩底锚栓二次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的传统建筑安装方式的矛盾问题。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基于CAD技术的传统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对比过去项目中采用分散的图纸进行工作的习惯,BIM技术则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相互关联的建筑对象信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基于BIM技术预埋无损技术的结合解决传统工艺工法的突出矛盾问题和各种资源浪费。
目前施工过程中,各机电专业管线均使用打孔安装的方式进行固定,对建筑机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性损伤。且机电管线的设计和施工均为独立且交叉地进行,导致相当数量的管线设备互相干扰,频繁需要拆除改动,造成人工、材料成本和工期的显著增加,并进一步增加打孔数量,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使用预埋无损连接固定组构件代替传统打孔安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安装方式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并且为后期的二次装饰包括装修吊顶和建筑幕墙,尤其是装修吊顶用途的固定点位等进行提前预留和兼容。因此如何对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进行预先的规划,形成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本工法中将目前先进的BIM平台结合预埋无损技术等技术综合为一整套吊挂安装系统,本方法能够在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节约工程成本,管线的有序排列将给工程竣工后的维修和管理带来许多方便。能在竣工后对机电管线设备的运营维护提供 BIM 资料依据,达成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质应用。如发生设计变动、改建扩建,可无损拆装。
2.技术方案:
一种预埋无损连接构件及组件装配式支吊挂系统的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机电管线平面走向CAD图纸,读取出其中需要安装于建筑中的水、电、风系统管线、设备的固定安装平台以及二次装饰连接结构构件。
步骤二:将需要安装的水、电、风系统管线、设备及其他的固定安装平台以及二次装饰连接结构构件导入BIM软件中进行建模;在BIM模型中对水、电、风系统管线、设备的固定安装平台以及二次装饰连接结构构件所连接的其他装饰装修部品部件进行初步综合排布;对初步的管线走向综合排布进行三维漫游碰撞检查,检查不同管线、设备以及二次装饰连接结构构件之间是否有冲突,并识别相互冲突或重叠的图元,生成管线碰撞冲突报告;在建筑框架内,根据管线碰撞冲突报告和合理避让原则对管线局部走向和管线到天花板的标高进行优化,使管线占用空间最小;所有管线、设备以及二次装饰连接构件在三维空间中无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绿色建筑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容错性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