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3405.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光;吴顺意;秦丽娟;冀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色市广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F1/047;C21D1/26;C21D8/06;B22D11/045;B21C37/04;B21C1/04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余小宁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铒铝 镁合金 线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合金生产技术领域,所述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g 1.3~2.5%、Er0.4~0.8%、Cr0.01~0.1%、Mn 0.01~0.15%、Fe 0.1~0.3%、Si 0.03~0.15%,余量为Al,其它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25%,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1%;本发明提供所述含铒铝镁合金线材的制作方法,是经配料、熔化、精炼、放液、水平牵引铸造、铸杆拉拔、中间退火、粗线拉拔、中间退火、细线拉拔、成品退火制成。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强度和延伸率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镁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广电网络改革,国家打造村村通数字电视及网络的目标,我国电子通信行业迅速发展,长时期以来电子线缆行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使用的几乎是纯铜线,铜材料价格也较贵,导致生产成本和终端消费成本增加。而铝镁合金线作为一种新型的可部分替代纯铜圆线的屏蔽功能材料,典型应用于同轴电缆外导体编织层,也可应用于生产网线、电话线、音响线、USB信号传输、IT等信号传输用通讯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信息传输领域,为新兴行业宽带传输网络和通讯网络配套,并应用于军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
铝镁合金线通常采用主要的铝锭、镁锭、铬锭等原料进行混合,然后经反射熔炼炉熔炼,平引铸杆,然后采用拉拔—退火—拉拔—退火反复使用的方法拉制各种规格的线材。目前采用的配方通常是用镁增加其强度,采用镁含量为2.8~3.8%,添加少量的铬或锰用作细化晶粒用,通过熔炼、单杆平引铸造成Φ7.5~9.5mm铝杆,然后冷拉拔到Φ6.5、Φ5.2—中间退火—拉拔到Φ4.1mm—中间退火—拉拔到Φ3.0—拉拔到Φ1.16mm—中间退火,然后可拉制到各种成品规格Φ0.16、Φ0.12、Φ0.18mm,最后成品退火的生产方法。目前这种生产方法效率低,而且成本也较高,产品性能差。
公布号为CN10513276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镁1.2-1.35、铒0.11-0.13、镧0.066-0.069、锌0.45-0.65、钬0.024-0.028、铥0.22-0.024、余量为铝,其抗拉强度达到265Mpa,导电率达到63.0%IACS,伸长率为2.91%。虽然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但伸长率较低。
因此,现需研究一种新型的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以提高线材的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及其生产方法,是将稀土金属铒用到铝镁合金线材生产中,采用配料、熔化、精炼、放液、水平牵引铸造、铸杆拉拔、中间退火、粗线拉拔、中间退火、细线拉拔、成品退火制成,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强度和延伸率等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铒铝镁合金线材,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Mg 1.3~2.5%、Er0.4~0.8%、Cr 0.01~0.1%、Mn 0.01~0.15%、Fe 0.1~0.3%、Si 0.03~0.15%,余量为Al。其它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25%,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1%。
进一步地,所述Er铒原料是含量为3~10%的铝铒中间合金。所述Er铒原料购自化工原料公司,可直接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含铒铝镁合金线材的抗拉强度为265-270MPa,延伸率为10-11%,电阻率小于0.046Ωmm2/m。
本发明提供所述含铒铝镁合金线材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除铒之外的金属原料经熔化后,得到铝合金熔体;
(2)向所述铝合金熔体中加入铒原料混合后,进行精炼,即得到含铒铝镁合金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色市广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未经百色市广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