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室电检系统、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3929.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才;靳玉洁;张远骏;孟雅纯;庄亦重;毛宏泰;张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电检 系统 方法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驾驶室电检系统、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稳压电源和SMJ接线盒;SMJ接线盒上的多个引脚分别与位于驾驶室内的控制电器、控制开关连接,控制电器包括未与底盘形成电气回路的电器,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位于底盘上的电器是否上电;控制器用于控制稳压电源分别向控制电器、控制开关提供电压,以及通过SMJ接线盒向控制电器发送功能模拟信号,以检测控制电器的功能是否存在异常,通过SMJ接线盒接收控制开关返回的电压信号,并根据电压信号判断控制开关是否存在异常。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驾驶室内所有操作件和控制电器的完整电气检测,不仅减少了返修的工作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室电检系统、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异军突起,且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要想更有效率和竞争力,也将越来越依赖于以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由此可见,物流已然成为企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构成了企业产品差异和增值的重要源泉。因此,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汽车物流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效率、作业效率将直接影响物流业的发展。
其中,卡车作为汽车物流中的重要运输工具,承担着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运输主体的重任,因此,其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卡车在生产装配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分成驾驶室装配和底盘装配,即驾驶室先在车身厂装配好作为驾驶室总成,再将驾驶室总成送往总装配厂落装在底盘上,完成卡车装配;而在驾驶室总成落装至底盘前一般需对其进行电检,以保证卡车的生产质量。
不过,由于驾驶室总成里只内置安装了卡车上的所有操作件(包括开关等)和部分控制器,而其他控制器则布置安装在底盘上;因此,在驾驶室总成未落装至底盘前,车身厂只是通过单纯的通电进行驾驶室内的电检,以致其只能检查驾驶室内的灯具、用电器功能是否正常以及翘班开关是否插接到位等;而针对位于底盘上的控制器的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位于驾驶室内)是无法进行检验的,比如保险杠上的前组合灯、干燥器开关、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开关、轴间差速锁开关以及车速超过20km/h时自动上锁等功能;由此可见,单独对缺少底盘的驾驶室进行电检是无法实现完整的电气检测的,其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后续整车装配完成后,驾驶室电气问题(线束错装、漏装、控制器错装)必然会暴露,此时又需将其返厂检修,因此,该方法不仅存在返修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且由于电气线束的检测一般通过人工实现,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室电检系统、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单独对缺少底盘的驾驶室进行电检而导致的返修工作量大、检测耗时长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电检系统,包括:控制器、稳压电源和SMJ接线盒;
所述SMJ接线盒上的多个引脚分别用于与位于驾驶室内的控制电器、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电器包括未与底盘形成电气回路的电器,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位于底盘上的电器是否上电;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稳压电源、SMJ接线盒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稳压电源分别向所述控制电器、所述控制开关提供电压;
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SMJ接线盒向所述控制电器发送功能模拟信号,以检测所述控制电器的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SMJ接线盒接收所述控制开关返回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控制开关是否存在异常。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稳压电源向所述驾驶室内的用电器提供电压,以使所述用电器的上电情况供检测人员判断所述用电器是否存在异常,所述用电器包括已形成电气回路的电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智能化电检系统还包括主控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