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蠕墨铸铁材料铸件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3954.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钱东方;钱振杰;梁晓民;唐少春;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10 | 分类号: | C22C33/10;C21C1/08;C22C37/10;B22D1/00;B22D37/00;G01N3/0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铸铁 材料 铸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高性能蠕墨铸铁材料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原铁液进行熔炼;
S2、选择蠕化剂和孕育剂,进行蠕化、孕育处理;
S3、对浇注过程进行控制;
S4、对生产情况作预后的检测操作;所述S1中,对原铁液进行熔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遵循高效、低耗的原则,选择开炉灵活、加热速度快、铁水中气体含量少、铁水温度成分均匀、铁水成分易于控制的中频感应电炉;
S1.2、加入75%的珠光体为基体原料,置于中频炉中进行熔炼,入炉料必须用电子秤称量,计量准确、记录清楚,以保证出炉铁水量准确;
S1.3、控制炉料原铁液中的化学成分为:C为3.2~3.9%,Si为1.2~2.2%,Mn为0.2~0.6%,S为≤0.06%,P为≤0.03%,Cu为0.5~1.2%,Sn为0.05~0.12%;
S1.4、当原铁液中的化学成分符合高碳、高硅、低磷、低硫和含锰量后,将原铁液加热到1350~1380℃,获取化学成分稳定的原铁水;所述S2中,蠕化、孕育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选取高度与直径比为2:1的球化包来处理原铁液;
S2.2、按照原铁液重量1.1%的比例值,以5~15mm的小块加入稀土镁硅铁合金FeSiMgRe17作为蠕化剂;
S2.3、按照蠕化剂重量15%的比例值,加入FeSiMgRe7的球化剂作为起爆剂;
S2.4、按照原铁液重量1%的比例值,以5~15mm的小块加入FeSi75作为孕育剂;
S2.5、采用平底包冲入法对原铁液进行蠕化孕育处理;
S2.6、继续加热熔炼,在炉前采用插入式热电偶进行测温,将出铁温度控制在1420~1450℃;
S2.7、在炉前采用三角试样的方法检验孕育、蠕化效果的好坏;
所述S3中,浇注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对原铁水进行取样,检测原铁水中Mg元素和Re元素的残余量,当残留Mg的含量降至0.013~0.022%、残留Re的含量降至0.021~0.045%时;
S3.2、将出铁温度控制在1420~1450℃;
S3.3、将浇注温度控制在1380~1410℃,避免浇注过程中铸件出现气孔及浇不满的情况;
S3.4、以400kg原铁水为一个包次,每个包次的铁液在10min内完成浇注;
S3.5、每炉次的最后一个包次铁液浇注试样,做力学性能和金相检验,其中,产品与试样批次需一一对应,并且跟踪处理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蠕墨铸铁材料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5中,平底包冲入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5.1、先在包底按比例加入蠕化剂;
S2.5.2、再在蠕化剂上面按比例加入孕育剂;
S2.5.3、而后在蠕化剂、孕育剂上部覆盖干燥、干净的铁屑,以延缓蠕化反应,提高蠕化和孕育的效果;
S2.5.4、最后在铁屑上面加结壳性好、吸渣性强的草木灰做作覆盖剂,以防止铁水与大气接触和镁蒸汽的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蠕墨铸铁材料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7中,三角试样的方法为:
浇注三角试样,试样冷却至暗红色时进行淬火冷却;砸断后观察试样断口,若断口呈银白色、尖端白口、中心有缩松、两侧凹陷,同时砸断时有电石气味,敲击声与钢件相似,则蠕化良好,否则蠕化不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蠕墨铸铁材料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预后检测操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浇注完成后,检查浇注产品,确定打箱后的铸件是否表面光洁无粘砂、夹渣和夹砂缺陷,确定加工后铸件内部是否无缩孔;
S4.2、对随机连续3~5炉次的产品进行取样化验,确定铸件化学成分是否稳定;
S4.3、用金相显微镜检测铸件组织,确定铸件组织的石墨蠕化率和基本组织,基本组织包括珠光体、铁素体、碳化物、共晶碳化物;
S4.4、对浇注铸件的机械性能进行检测试样,加工成规格为φ15mm的试样作抗拉或屈服强度、塑性、导热率、硬度的机械性能检测,确保其机械性能达到或超过预设的期望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9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