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中温度梯度工况下闪络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369.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沨;刘杰;甘辉;钟理鹏;陈赦;海彬;聂佳;林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电力设备 温度梯度 工况 下闪络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中温度梯度工况下闪络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闪络实验模块,用于提供一个放置高压闪络电极、低压闪络电极及绝缘试品的闪络平台底座;
充放气模块,用于为气体绝缘放电试验腔体提供缓冲气体和环保型绝缘气体;
光照聚集加热模块,用于发出可见光,并聚焦至高压闪络电极上对高压闪络电极进行加热,使得高压闪络电极和低压闪络电极形成预期的温度梯度;
环境工况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闪络电极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湿度进行监测;
高压输入及电流监测模块,用于输出高电压,并作用于加热后的高压闪络电极上,使得闪络电极发生闪络现象,并对闪络电压和闪络电流进行监测;
所述闪络实验模块包括试验支架、闪络平台一体式底座、高压闪络电极、低压闪络电极、滑动槽,尼龙固定螺栓和刚玉传感器;
所述闪络平台一体式底座设置在所述试验支架上,所述闪络平台一体式底座上方设置高压闪络电极和低压闪络电极,通过所述滑动槽调节高压闪络电极和低压闪络电极间的距离,并通过所述尼龙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所述刚玉传感器设置在高压闪络电极一端,用于对高压闪络电极的温度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热像仪,设置在高压闪络电极上,用于对高压侧和低压侧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验证通过刚玉传感器传入到温度报送仪上的温度的正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模块包括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罐、缓冲气体罐、第一不锈钢球阀、第二不锈钢球阀、第一不锈钢针阀、第三不锈钢球阀、第二不锈钢针阀、第四不锈钢球阀、第五不锈钢球阀、四通阀门、三通阀门、旋片式真空泵、废气处理回收罐、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第一不锈钢球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缓冲气体罐的出气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不锈钢球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罐的出气口连接,所第二接口与所述四通阀门的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第三不锈钢球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通阀门的第三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通阀门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四不锈钢球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旋片式真空泵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五不锈钢球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废气处理回收罐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旋片式真空泵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针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四通阀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不锈钢针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所述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罐通过所述第二不锈钢球阀、所述四通阀门、所述第一不锈钢针阀及所述进气口为所述气体绝缘放电试验腔体提供新型环保绝缘气体;
所述缓冲气体罐通过所述第一不锈钢球阀、所述四通阀门、所述第一不锈钢针阀及所述进气口为所述气体绝缘放电试验腔体提供缓冲气体;
所述废气处理回收罐用于实验结束后,通过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不锈钢针阀、所述三通阀门、所述第四不锈钢球阀、所述旋片式真空泵及所述第五不锈钢球阀收集所述气体绝缘放电试验腔体内的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聚集加热模块包括可调光源、光源支架、可调焦光学LED凸透镜、凸透镜支架和高透光激光保护镜片;
所述光源支架为所述可调光源提供支撑,所述可调光源用于发出不同类型的可见光以改变初始发射热量;
所述凸透镜支架用于为所述可调焦光学LED凸透镜提供支撑,所述可调焦光学LED凸透镜用于对所述可调光源发出的可见光进行聚集,聚集后的可见光通过所述高透光激光保护镜片照射到高压闪络电极上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工况监测模块包括航空插头、数模转换模块、温度显示仪、温湿度传感器和温湿度报送仪;
所述航空插头的第一接口一端与刚玉传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数模转换模块与所述温度显示仪连接,所述刚玉传感器监测所述闪络电极的温度后,通过所述温度显示仪进行显示;
所述航空插头的第二接口一端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湿度报送仪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湿度后,通过所述温湿度报送仪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
- 下一篇:基于LAMP技术的河鲀及其制品快速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