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埋电缆低热阻回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771.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岳浩;罗楚军;刘思宁;肖明杰;李铁鼎;汪如松;向宇;吴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2G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低热 回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埋电缆低热阻回填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水泥和细沙均匀混合配制成低热阻回填材料;步骤二:开挖电缆直埋沟,将低热阻回填材料均匀铺设在沟底;步骤三:敷设高压电缆,将低热阻回填材料回填在高压电缆四周;步骤四:铺设盖板,并回填电缆周围原状土。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直埋敷设高压电缆的载流量,降低电缆工程建设成本,保证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埋电缆低热阻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用电量和电网规模的剧增加,城市电网采用电缆输电越来越普遍;同时,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资源的快速开发,海底电缆在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城市电缆或者海底电缆采用直埋敷设时,如果个别区段周围的土壤热阻系数过大,将导致电缆的载流量受限,极大地限制城市电网的输送容量和海上风力发电量的送出。
为了提高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通常采用增大电缆导体截面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大整个工程的投资成本。尤其是土壤热阻系数过大的区段在整个工程中的占比较小时,是极其不划算的。例如,海底电缆登陆段通常因为周围土壤热阻系数过大而成为整个线路输送容量的瓶颈,但是它的长度又非常短,与整条海底电缆线相比,非常小,如果因为登陆段的容量受限而增大整条海底电缆导体截面,会引起工程投资的成倍增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因此,本发明开发一种原材料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的直埋电缆回填材料配置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直埋电缆低热阻回填方法,原材料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能够降低电缆周围土质热阻系数,降低电缆工程建设成本,保证电缆线路安全运行,提高电缆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埋电缆低热阻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水泥和细沙均匀混合配制成低热阻回填材料;
步骤二:开挖电缆直埋沟,将低热阻回填材料均匀铺设在沟底;
步骤三:敷设高压电缆,将低热阻回填材料回填在高压电缆四周;
步骤四:在低热阻回填材料上铺设盖板,并回填电缆周围原状土,盖板盖在回填材料上方,防止运行过程中,外部力量(如开挖、种树等)破坏回填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热阻回填材料由水泥和细沙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水泥和细沙的体积比为1:14,其中细沙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30%,本发明中的低热阻回填材料具有原材料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等特点;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填充材料(或回填材料)成分复杂,对砂的粒度有严格要求,致使实施难度大,配比复杂,操作难度大,且各成分必须严格按照配比实施,否则达不到使用效果(如低热阻,等)的缺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低热阻回填材料热阻系数小于或等于1.2K·m/W(本发明中的回填材料通过低热阻回填材料由水泥和细沙均匀混合配制而成、且水泥和细沙的体积比为1:14而实现低热阻性能),对提升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高压电缆载流量具有显著作用;通过现场施工检验发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低热阻回填材料,能达到非常低的土壤热阻系数,当电缆周围的原状土土壤热阻系数非常高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回填材料、回填方案及各实施步骤后,能降低电缆周围的土壤热阻系数,进而提高电缆载流量(当直埋电缆土壤热阻系数高于1.2K·m/W时,采用本发明所述回填方法均能实现降低直埋电缆周围热阻系数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施工时保证高压电缆被低热阻回填材料包裹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0mm,保证电缆周围低热阻材料的均匀性,且提高电缆的散热特性,达到降低电缆周围热阻系数的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未限定在电缆周围敷设低热阻回填材料的厚度,导致施工时难以把握工程量和施工效果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