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814.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孝浩;横山清隆;胜又章;伊村涉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平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李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防水 结构 | ||
提供了一种用于壳体的散热防水结构,其兼具优异的散热能力和防水性能。该散热防水结构(300)设置在热源(102)与用于容纳热源(102)的壳体(200)的顶部部分(203)之间,该结构包括:水接收部分(301),其用于将通过设置在壳体(200)的顶部部分(203)中的排出口(203A)进入的液体引导到壳体(200)的内部;以及水引导通道(302),通过该水引导通道引导已经由水接收部分(301)引导的液体,以便排出到容纳热源(102)的空间的外部。水接收部分(301)至少设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从热源(102)的正上方逐渐升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1880088175.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44141)、发明名称为“散热防水结构”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热源的壳体的散热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热源在壳体内部的装置包括:用于抑制零件的温度的散热结构;以及其中不允许高于一定程度的温度的区域,诸如热源或其外围零件。这种散热结构通过对流传热将发热零件(诸如热源)的热量散发到壳体内部的空气中。具体而言,这种散热结构通过增强散热效率的零件(诸如散热器)、通过扩散或调节散热路径的零件降低需要抑制温度的区域的温度,或者直接降低需要抑制温度的区域的温度。
从热源接收并已经达到高温的、壳体内部的空气热量通过对流热传递而散发到壳体外壳的内表面。从壳体内部的空气接收的壳体外壳的热量通过壳体外壳中的热传导从壳体外壳的表面散发到壳体外部的空气。
另外,用于进一步降低需要抑制温度的区域的温度的典型方式是,通过在壳体外壳中制造通风孔以便进行通风来增加允许空气传递的传热路径。在这种自然空气冷却中,形成气流,其中空气通过在重力方向上布置为低于热源的孔吸入,从热源接收热量,并通过在重力方向上布置为高于热源的孔排放。因此,通过增加空气流入和流出的量,可以实现通过这种对流流动引起的散热增强从而提高效率。换句话说,随着孔的数量和孔的尺寸越大,到壳体外部的空气中的热量散发量越多。
另一方面,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壳体外壳中制成的孔(不限于通风口)可能是液体通过其进入壳体的路径。随着孔的大小和数量越大,液体越容易进入。应特别避免与液体接触的物体包括处于短路风险下的电气零件(诸如基板),并且它们是热源。因此,如果提供避免电气零件与液体接触的覆盖件、屏蔽件等,它们特别地抑制靠近热源的气流和散热,这导致散热效率方面的降低。因此,原则上难以以高水平实现散热和防水。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壳体,其由包括连通单元的壳体主体和覆盖该壳体主体的开口的门构成。进一步,专利文献1描述了作为板状构件的遮雨板被放置在壳体主体的前表面的上侧上,以便防止倾倒在壳体主体上的雨水流到壳体主体的开口。专利文献1还描述了上板以其覆盖连通单元的方式被放置在壳体主体的顶板下方。专利文献1还描述了上板设有排放管,使得积聚在上板中的雨水流过排放管并被排出到壳体的外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H05-075275号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没有描述或者甚至没有提出从热源(诸如电子装备)释放的热量的散发。因此,专利文献1没有获得实现散热和防水两者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散热能力和高防水性两者的散热防水结构。
问题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平台株式会社,未经NEC平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