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966.9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权;马建华;蒋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匠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23/36;G01G23/4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张绍磊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值守 称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及方法,应用于地磅房,系统包括扫码单元、称重单元、信息录入单元、本地服务单元和远程服务单元;扫码单元,用于二维码展示;称重单元,用于车辆的识别、监控以及称重数据的获取;称重单元包括进/出口车牌识别摄像头;信息录入单元,用于驾驶员对称重信息的确认以及管理员对驾驶员所确认的信息进行复核;本地服务单元,用于与远程服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处理所有连接周边的设备请求及控制;远程服务单元,通过扫码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与所述本地服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其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扫码操作的方式,结合各单元的协同操作作用,节省人员投入,提高了称重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磅房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进行人工操作,由于年龄的关系,导致操作效率低,易出错;并且由于工作强度大,造成人员流动频繁,换人后又需要一定时间的操作培训,进而造成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监管难度大,很容易出现内外勾结作弊的行为,无法对操作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等发现问题时已经对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财务结算难度大,纸制票据统计花费时间长,双边对账耗费大量的人力做重复和无脑力的工作;再者,现有发卡过磅需要制卡发卡,即使是自助发卡,也需要驾驶员下车先制卡再刷卡进场,如果驾驶员填写信息有误,就可能导致材料错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员投入、提高称重管理效率的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应用于地磅房,在地磅的出入口,分别设有道闸,所述系统包括扫码单元、称重单元、信息录入单元、本地服务单元和远程服务单元;
所述扫码单元,用于二维码展示;
所述称重单元,用于车辆的识别、监控以及称重数据的获取;其中,所述称重单元包括进/出口车牌识别摄像头;
所述信息录入单元,用于驾驶员对称重信息的确认以及管理员对驾驶员所确认的信息进行复核;其中,所述称重信息包括称重类型、车牌信息、单位信息、材料信息以及所述称重数据;
所述本地服务单元,用于与所述远程服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处理所有连接周边的设备请求及控制;
所述远程服务单元,用于通过扫码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与所述本地服务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远程服务单元包括远程服务器。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扫码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还包括卸料口控制单元,所述卸料口控制单元,用于扫码后进行信息校验,校验正确后,开启对应卸料口的闸口设备进行放行。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地服务单元包括本地服务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交换模块、4G网络模块、信息显示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打印终端;
所述本地服务器安装有数据库及Web服务程序供本地及远程服务调用,通过交换机与周边设备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上,处理所有连接周边的设备请求及控制;
所述数据采集交换模块用于跟本地局域网中的ERP进行数据交换,将材料、车辆、供应商及筒仓信息进行同步;也用于将本地的材料、车辆、供应商及筒仓信息上传到所述远程服务器或接受所述远程服务器推送的数据,以确保多边数据保持同步;
所述4G网络模块,用于在外网断网时,自动启动以保障网络通畅;
所述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称重信息;
所述语音播报模块,用于与本地服务器连接,与所述信息显示模块所显示的信息同步,且用语音播报进行信息提示;
所述打印终端,用于票据打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匠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匠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