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种信道组合的量子对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062.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浩;李华阳;姜敏;丁祎;龚仁智;江聪;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70 | 分类号: | H04B10/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许燕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种 信道 组合 量子 对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信道组合的量子对话方法,包括两个通信方Alice和Bob共享密钥K,Alice拥有4n比特的第一秘密信息,Bob拥有3n比特的第二秘密信息;通信方Alice与Bob之间采用Cluster态和GHZ态信道组成的混合信道进行量子对话;利用纠缠交换、pauli变换、量子编码、投影测量技术实现Alice的4n比特秘密信息和Bob的3n比特秘密信息进行不对称信息量的安全对话。本发明在混合的量子信道下实现了灵活的非对称的量子对话,技术实现具有便捷性和可行性,且能通过诱骗光子检测保证对话安全性。本发明还具有有效的传输效率,更满足量子对话的一般场景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信道组合的量子对话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量子信息中研究较早的领域。量子通信以量子态作为信息单元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送。但是最早提出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只能实现通信双方单向的秘密消息传送,很少有实现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2004年,Nguyen提出了第一个BQSDC(Bidirectional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协议的方案,通过Bell态实现了通信双方同时交换秘密信息。从此,量子对话协议的研究成为量子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 2007年,杨宇光和温巧燕提出了一种准安全的量子对话协议;2009年,Shi和 Xi等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利用EPR对实现的量子对话协议,2010年,他们又提出了一种用单光子实现的量子对话协议,Gao Gan利用Bell态纠缠交换提出了两种可以克服信息泄露的量子对话协议。然而,在提出的量子对话方案,大多采用单一的量子态作为量子信道,且通信双方的对话是对称的,他们交换着相同比特数的秘密信息。而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所发送的秘密信息的容量一般是不对称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量子对话协议难以满足实际通信的要求。当多种信道组合在一起,并不能使通信方进行有效的量子对话,通信双方并不能实现非对称的量子对话。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实现通信双方不对称的、双向的秘密消息传送的基于多种信道组合的量子对话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种信道组合的量子对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两个通信方分别为Alice和Bob,Alice拥有4n比特的第一秘密信息MsgA,Bob拥有3n比特的第二秘密信息MsgB,MsgA中有n个4比特信息的MsgAi, MsgA={MsgA1,...,MsgAi,...,MsgAn},MsgB中有n个3比特信息的MsgBi, MsgB={MsgB1,...,MsgBi,...,MsgBn},其中i=1,...,n,Alice和Bob之间共享一个m比特的密钥K;
步骤2:Alice制备n个Cluster态以及n个GHZ态作为量子信道,并将信道中所有粒子划分为7个有序粒子序列SA、SB、SC、SD、SE、SF和S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CMOS工艺的分形结构片上天线
- 下一篇:一种双腔瓶饮料瓶贴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