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水循环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086.3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3J15/02;B01D46/10;B01D46/7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1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水循环 加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烟气管路、水循环回路、生水预热管路;其中烟气管路包括排烟管道,在排烟管道内设置有省煤器;水循环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泵,板式换热器、省煤器本体和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生水预热管路包括冷生水箱和热生水箱,冷生水箱和热生水箱分别通过水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本发明能够使热电厂产生的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减少热量的浪费,且对驱动汽轮机的水进行预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热电厂用的节能水循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厂在发电时将排出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烟气具有高温也就是具有较高的能量,直接排出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较为浪费能源。
有些热电厂在排烟管道内增设省煤器以将热量回收。
省煤器(英文名称Economizer)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的一种装置,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
目前的省煤器直接装于排烟管道中,目前经过省煤器的烟气含大量的尘,易附着在省煤器的管束表面,造成热交换效率低,虽然目前有的厂家在省煤器处增设声波吹灰器或固定旋转式蒸汽吹灰器,这两种方式对清除低低温省煤器管束上积灰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覆盖整个省煤器的截面,需要频繁的吹灰,成本高安装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热电厂产生的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减少热量的浪费,且对驱动汽轮机的水进行预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烟气管路、水循环回路、生水预热管路;其中烟气管路包括排烟管道,在排烟管道内设置有省煤器;水循环回路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泵,板式换热器、省煤器本体和循环泵通过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生水预热管路包括冷生水箱和热生水箱,冷生水箱和热生水箱分别通过水管连接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省煤器包括省煤器本体、进烟连接管道和出烟连接管道,所述进烟连接管道和出烟连接管道分别位于省煤器本体的两侧,所述进烟连接管道内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滤网,所述滤网由上而下逐渐向省煤器本体方向倾斜,所述进烟连接管道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斗,集灰斗位于滤网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连接管道对应滤网的上下两侧处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滤网的边缘连接在支撑弹簧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弹簧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滤网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连接管道对应支撑弹簧的前侧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连接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连接管道的侧面设置有装配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连接管道的底部水平布置且与省煤器本体底部齐平,进烟连接管道的顶部倾斜布置且连接省煤器本体一侧高于另一侧,排烟管道与进烟连接管道连接处倾斜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烟连接管道的底部倾斜布置且连接省煤器本体的一侧低于另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排烟管道内布置省煤器,并设置水循环回路和生水预热管路,将排出的高温烟气热量进行回收,对驱动汽轮器的水进行预热,在省煤器本体前方具有倾斜布置的滤网,烟气在进入省煤器本体之前先被滤网拦截大部分的粉尘,部分粉尘能够沿着倾斜的滤网落入集灰斗内,在烟气流速变化时还可以使滤网上大部分的粉尘均落入集灰斗内,可以长时间运行而无需清理,若烟气流速基本不变,也可以通过振动电机使滤网振动,抖落表面的粉尘至集灰斗内,当然也可以将滤网通过装配口取出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使省煤器本体的管束表面粉尘较少,保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氟塑钢低温省煤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县洪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