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457.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颜云岭;刘明义;刘大为;裴杰;曹传钊;曹曦;朱勇;徐若晨;朱连峻;赵志国;赵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32;H02J3/38;H02J7/00;H02J7/35;H02M1/12;H02M7/48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汇流箱、光伏逆变器、变压器和储能装置;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汇流箱,所述汇流箱通过公共直流母线分别与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相连,所述光伏逆变器连接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连接电网。系统工作时,因在直流母线处加入储能装置,对光伏发电起到平抑波动,将发电效率高时的多余电能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并在发电效率低的时候通过储能装置放电,以此降低发电量的波动,保持稳定的作用。改善了光伏并网发电的电能质量,提高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253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1%。光伏发电系统显著的特点:一是受环境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二是发出的电能一般需经过电力电子装置进行变换才能使用。
目前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汇流箱、光伏逆变器、隔离变压器等部分构成。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具备稳定快速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功能;具备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具备交流侧功率因数调节功能;并网电流总谐波含量和各次谐波含量满足电网规定的标准;具备零电压穿越功能并提供快速无功支撑功能;具备防孤岛保护功能;具备完善、可靠、快速的故障保护功能。但该系统不能调节光伏发电系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现有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因为太阳辐射的波动性与间歇性,导致光伏发量也随之变化,无法稳定供电需要与电网并联。这样即限制了光伏发电的发展也增大了光伏发电的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在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母线中,加入储能装置,对光伏发电起到平抑波动,将发电效率高时的多余电能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并在发电效率低的时候通过储能装置放电,以此降低发电量的波动,保持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汇流箱、光伏逆变器、变压器和储能装置;
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汇流箱,所述汇流箱通过公共直流母线分别与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相连,所述光伏逆变器连接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连接电网。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汇流箱内置防逆流二极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支撑电容C+、支撑电容C-、T型三电位模块和LCL滤波电路;
所述支撑电容C+的正极与公共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支撑电容C-的正极与支撑电容C+的负极相连,所述支撑电容C-的负极与公共直流母线的负极相连;
T型三电位模块的输入端支撑电容C+、支撑电容C-,输出端通过LCL滤波电路连接变压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T型三电位模块由A相电路、B相电路、C相电路组成;
所述A相电路包括第一A相开关管Ta1、第二A相开关管Ta2、第三A相开关管Ta3、第四A相开关管Ta4,所述第一A相开关管Ta1的集电极与公共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A相开关管Ta2的集电极与第一A相开关管Ta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二A相开关管Ta2的发射极与公共直流母线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一A相开关管Ta1与第二A相开关管Ta2之间设有A相节点,所述第四A相开关管Ta4的集电极与A相节点相连,所述第四A相开关管Ta4的发射极与第三A相开关管Ta3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三A相开关管Ta3的集电极与O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