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548.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冯素萍;武耀廷;徐云升;薛长风;王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572202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健 功效 袋泡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属于袋泡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切条;S2、萎凋;S3、揉捻发酵;S4、粉碎、过筛;S5、复配;S6、配方确定;S7、浸泡温度优化。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原料安全,制备方法科学,实现原料的充分利用,最终制备的袋泡茶调节血脂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袋泡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袋泡茶又称“茶包”,具有携带方便、泡茶步骤简捷的特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现今市面上的袋泡茶只是简单的将几种原料制成粉,然后进行混合,往往因为没有去考虑原料的生化特性,直接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活性成分失活的现象,并且也没有去深入研究各原料之间的精确配比,造成原料使用量大,效果差的一个现象。如申请号为CN201410386500.3公开了一种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传统的红茶与枸杞、沙棘按照(7-9):(3-5):(0.5-1.5)的配比,使得制备出来的袋泡茶的营养成分丰富,保健功效明显,对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具有明显的功效,适合于大众群体的饮用;通过在制备工艺中,将红茶制备工艺与枸杞、沙棘添加工艺结合在一起,在制备红茶过程中,就将袋泡茶制作完成,进一步的缩短了袋泡茶的制作工艺,降低了袋泡茶制作成本,提高了袋泡茶的营养物质,改善了袋泡茶的口感,丰富了袋泡茶的汤色,使得饮用人群的饮欲被提升。此发明最终制备的袋泡茶虽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效果不显著,对原料的生物利用度过低,从某种意义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揉捻发酵之前需要对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温度为30~40℃,真空度为2~3Pa,干燥至含水率为2~2.8%。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的粉碎处理时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20~-6℃,粉碎机的转速为300~9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