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564.0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申晓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7/12;H04N5/225;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万振雄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及其 组装 方法 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群组以及第二镜群组,第一镜群组包括第一镜筒以及安装于第一镜筒的第一镜群组,第二镜群组包括第二镜筒以及安装于第二镜筒的第二镜群组,第二镜筒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设有凹槽,第一镜筒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一镜筒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与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第二间隙设有粘接介质,凹槽的底壁对应第二间隙设有第一胶槽,第一胶槽用于容纳从第二间隙溢出的粘接介质。采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降低胶水变异对镜群组在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的影响,提高摄像头的组装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拍摄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镜片数量也不断增加,以获得更高的像素、更大的光圈。在相关技术中,镜片数量较多的摄像头通常采用镜片分群的方式设置,将多片镜片分成两个镜群组,再将两个镜群组通过AA(Active-Alignment,主动对位)制程进行对位后,在两个镜群组之间点胶以将两个镜群组粘接固定。
然而,胶水的变异(收缩或膨胀)会导致两个镜群组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摄像头的SFR(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图像解析力算法)结果不准确,影响摄像头的组装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电子设备,能够降低胶水变异对镜群组在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的影响,提高摄像头的组装良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群组以及第二镜群组,所述第一镜群组包括第一镜筒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镜筒的第一镜群组,所述第二镜群组包括第二镜筒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镜筒的第二镜群组,所述第二镜筒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镜筒至少不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镜筒的外周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设有粘接介质以固定所述第一镜筒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对应所述第二间隙设有第一胶槽,第一胶槽用于容纳从所述第二间隙溢出的所述粘接介质。
通过在第二间隙设置粘接介质实现第一镜群组与第二镜群组的粘接,且利用第一胶槽容纳从第二间隙溢出的粘接介质,避免粘接介质溢出至第一间隙,从而避免粘接介质在发生变异时导致第一镜群组和第二镜群组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的情况发生,有效确保光学镜头的SFR(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图像解析力算法)结果准确,光学镜头的组装良率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为d1,0.05mm≤d1≤0.1mm。
通过第二间隙的宽度,有利于光学镜头在组装时的AA制程以及点胶工序的进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槽的宽度为d2,0.05mm≤d2≤0.1mm。
通过第一胶槽的宽度,第一胶槽能够满足容纳从第二间隙溢出的粘接介质,且避免粘接介质从第一胶槽溢出至第一间隙的同时,能够使得第一镜筒自身的具有较大的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槽的深度为h1,h1≥0.1mm。
通过第一胶槽的深度,降低粘接介质从第一胶槽溢出至第一间隙的风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粘接介质的粘度为η,30000cps≤η≤80000c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