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雷达航迹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655.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雄军;宁希;白皓;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宋磊 |
地址: | 1001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航迹 融合 方法 | ||
一种多雷达航迹融合方法。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用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多雷达信号融合处理。本发明优势如下:降低数据计算量,提高结果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抑制误差,使航迹融合同时满足实时性和精度的需求。融合航迹能更好的表现真实航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管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多雷达航迹融合方法、平台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多雷达信号融合处理。
背景技术
雷达数据处理是利用雷达提供的信息估计目标航迹并预测目标的未来位置的过程,其应用很广,民用的空中交通管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新一代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大都采用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实施多雷达联网并实现数据融合,不仅可以把雷达监视范围直接扩大到各台雷达所覆盖的全部空域,而且还可以提高雷达目标监视质量和系统自身的可靠性。
目前针对多雷达数据处理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理论,但是有些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许多理论是在理想条件下给出的,如高斯分布、量测同步、无系统偏差等,而这些假设在有些工程背景下是不能满足的,因此,工程应用中,在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选取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充分考虑空管领域的技术特点,在满足精度或效果的前提下,合理的选取计算量适度、简单高效的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多雷达航迹融合处理中计算量和复杂度,提高空管雷达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实时性,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雷达航迹融合方法,针对一个正在扫描的系统航迹SysTram,在判定该系统航迹SysTram与K个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相关后,1≤j≤K,K为相关单雷达航迹的个数,2≤K,采用动态加权融合算法计算该系统航迹SysTram的参数P,包括:
确定并记录与系统航迹SysTram相关的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的质量指数Qj的步骤,在该步骤中,第j个相关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的特征状态如果是确认航迹,所述质量指数Qj为1,为尝试航迹、外推航迹、或终止航迹时,所述质量指数Qj等于0;
重复上述确定和记录步骤N次,得到单雷达航迹RadarTraj最近N次扫描时的质量指数2≤N;
确定最近N次扫描单雷达航迹RadarTraj为确认航迹次数的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最近N次的相关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的质量指数确定最近N次扫描时单雷达航迹RadarTraj为确认航迹的次数Mj;其中,
计算本次扫描时相关的单雷达的航迹RadarTraj的质量因子Cj的步骤,
在该步骤中,系统航迹SysTram有K个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相关,第j个单雷达航迹质量因子Cj;则
确定融合后系统航迹SysTram的参数P的步骤,在该步骤中,通过与系统航迹SysTram相关的单雷达航迹RadarTraj的参数Pj,计算相应的系统航迹SysTram的参数P,
确定系统航迹SysTram的参数P后,更新航迹。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P包括位置、速度和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