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带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796.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醒东;何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缆 | ||
本发明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带光缆,包括外护层和内管组,内管组中设置带状缆芯组件。内管组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环形,在内管组的两侧设置形变体,该形变体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且与内管组形成端面为圆形的内转体。该内转体的外表面贴合外护层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涂抹阻水油脂。该结构的光缆中,形变体与内管组形成的内转体与外护层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当光缆因弯曲或者径向形变(受压)时,如果内管组的弧形段处于受力点附近或正对受力点,由于形变体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内管组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局部偏转,一方面可以提高缆芯组件的抗压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内管组处于最佳方位,以提高光缆的弯曲性能和抗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带光缆。
背景技术
带状光缆具有容量大的特点,但随着容量的增加,外部压力以及弯折对让大容量缆芯的影响就格外明显,常见故障为个别缆芯对信号的衰减增加,光缆受压后严重形变,以及弯折弧度受限,这些都导致大容量带状光缆的铺设难度大、故障率高等问题的出现。
现有缆线,包括电缆和光缆,其解决缆线抗压问题的手段通常是设置缓冲层、增加护套强度以及合理使用内骨架等,然而,对于大容量带状光缆,由于光纤被树脂黏合,叠放的光纤带只有在叠放方向上才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缓冲层不能解决缆芯弯曲的问题,过大的硬度会影响其排线,内骨架会降低其容量,因此,需要对带状光缆的结构做进一步探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带光缆,该带状光缆具有活动安装的内转体结构,缆芯位于该内转体结构中,当缆线受力时,内转体会与外护层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缆芯偏转的最佳的抗压方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带光缆,包括外护层和内管组,其中内管组中设置带状缆芯组件。所述内管组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环形,具有上下平行的平直段和两侧的弧形段,所述缆芯组件包括多组叠放的光纤带;在内管组的平直段的外侧设置形变体,该形变体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并具有与外护层的内壁贴合的弧面,且两个形变体与内管组形成内转体,该内转体的端面为圆形,且内转体的外表面贴合外护层的内表面,并在两者之间涂抹阻水油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形变体与内管组形成的内转体与外护层之间非固定连接,且在两者之间的阻水油脂的作用下,内转体能够与外护层发生相对移动;基于内管组的环形结构特征,内管组只有两侧的弧形段接触外护层,且只有少部分接触,因此,当光缆因弯曲或者径向形变时,如果内管组的弧形段处于受力点附近或正对受力点,由于形变体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内管组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局部偏转,一方面可以提高缆芯组件的抗压性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内管组处于最佳弯折方位,以提高光缆的弯曲性能;另外,当外界压力或弯曲方向正对形变体时,此时内管组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而形变体通过形变来缓冲对内管组的压力。
优选地,在内转体的外表面和外护层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环状凸环和环状环槽,环状凸环和环状环槽沿着光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环状凸环与环状环槽一一配合。通过环状凸环和环状环槽的配合,内转体和外护层相互加固,这可以适当提高内转体和外护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避免内转体和外护层发生轴向的相对滑动现象,以提高整个光缆抗拉强度。
优选地,所述内管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内管套,两个内管套独立设置并拼合形成内管组,使得内管组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D型内腔,且两个D型腔被隔离结构隔离,所述缆芯组件填充在D型内腔中。独立设置的两个内管套对内部的缆线组件独立保护,同时将光纤带进行隔离分组,既可以提高对光纤带的保护力度,又便于光纤带的接续。另外,独立的内管套具有更好的抗压性能,从而提高光缆的抗压性能。
优选地,所述内管套呈C型,所述隔离结构为中连件,该中连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能够支撑内管套的边缘的连接台,且内管套与隔离结之间采用热熔或粘合或卡合结构连接,当内管套通过中连件连接在一起时,中连件可以在中部支撑内管套的边缘,提高内管组的抗压性能,且中连件能够牵拉内管套的边缘,这可以使内管组在两侧受压时依然保持原来的环形结构,从而顺利偏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管路用弹性管卡、车架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高压JFET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