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三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915.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卫思彤;孙清;唐光辉;朱彦名;王虎长;王学明;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钢管 塔用三环板 节点 作用力 计算方法 | ||
1.一种输电钢管塔用三环板节点环板作用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作用于三环板节点上的外载荷以及外载荷作用于三环板节点的位置和角度,计算作用在三环板节点上的等效弯矩和集中作用力;
S2,基于三环板节点的受力特点将三环板节点的受力简化为刚梁-弹簧支座力学模型,预设三环板节点布置形式,分别计算每个环板对应力学模型上弹簧支座刚度;
S3,基于三环板节点三个环板设置位置,对获取的三个环板对应力学模型上三个弹簧支座刚度k1、k2和k3进行修正,计算得到修正后三个弹簧支座刚度kZ1、kZ2和kZ3:
kZ1=y1k1=k1,y1=1;
kZ2=y2k2=(1+δ2)k2
kZ3=y3k3=k3,y3=1;
其中,B为节点板长度;tg为节点板厚度;H为节点板高度;d2为第二环板位置;
S4,根据三环板节点上的作用力和修正后的三个弹簧支座刚度kZ1、kZ2、kZ3分别计算得到三个弹簧支座变形量;
作用于三环板节点上的外载荷为F1、F2、F3,外荷载F1、F2、F3作用于三环板节点上的位置分别为e1,e2、e3,外荷载F1、F2、F3作用在其各自位置对应的角度分别为θ1,θ2、θ3,计算作用在三环板节点上的等效弯矩M和集中作用力P:
M=F1sinθ1×e1+F2sinθ2×e2+F3sinθ3×e3;
P=F1sinθ1+F2sinθ2+F3sinθ3;
环板等效的弹簧支座刚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
E—钢材的弹性模量;
G—钢材的剪切模量,取
JZ—截面惯性矩;
Be—钢管的有效宽度,取
r—计算系数,
D—主管外径;
tm—主管壁厚;
R—环板高度;
tr—环板厚度;
ψ—钢管有效宽度修正系数,ψ=1-1.07e-αβ;
α、β均为计算系数,取α=0.073(tr/tm)0.23,β=(R/tm)1.03;
y0—截面中性轴高度,
R′—截面中性轴到圆环中心的距离,
A—截面毛截面面积,取A=Betm+Rtr;
ξ—截面剪应力不均匀系数,取
χ—计算系数,取
根据修正后的弹簧支座刚度kZ1、kZ2和kZ3,计算弹簧支座变形量bZ1:
式中:
s13=kZ1+(1-c2)kZ2
s23=c2(1-c2)kZ2
s33=c2kZ2+kZ3
s43=c22kZ2+kZ3
c2=d2/B;
根据第一环板对应的弹簧支座变形量bZ1计算第三环板对应的弹簧支座变形量bZ3:
根据第一环板对应的弹簧支座变形量bZ1和第三环板对应的弹簧支座变形量bZ3,计算第三环板对应的弹簧支座变形量bZ2:
bZ2=(1-c2)bZ1+c2bZ3;
S5,将每个环板对应的力学模型上修正后的弹簧支座刚度和其自身的弹簧支座变形量相乘即可得到该环板的反向作用力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9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