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6302.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蒙;叶根喜;刘永启;陈正宗;栗艳兵;林珊;马慧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林霞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水平 潜流 生态景观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属于人工湿地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生态池塘和水平潜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的一侧堤坝上设有污水进口,水平潜流湿地对称的另一侧堤坝上设有净化水出口,水平潜流湿地用于净化污水。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中管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风扇也旋转,吸引外界的气体经过进气管流入罐体内,则通过扇形齿轮在旋转过程中与扇形齿轮啮合时,会带动喷洒管同样旋转一定角度后,泵体和喷洒管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齿轮与扇形齿轮脱离期间带动喷洒管恢复至初始的位置,继续下次啮合,实现不断的摆动从而实现其多角度喷洒的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基质)一植物一微生物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系统时,其中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表面流人工湿地占地过大,且处理负荷低,处理效果不佳,管理维护量大,单纯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并不经济。因此考虑采用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的处理模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均具有处理负荷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建设费用较高,且管理维护较为复杂,尤其当湿地运行一定年限需要更换填料时,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更换填料相对困难,且需要重建内部管渠。
TN方面由于国内外的湿地工程技术规范对TN的去除均未有明确的标准,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潜流人工湿地对TN有一定去除效率,主要是由于湿地填料缺氧区发生反硝化反应,其次是湿地植物生物合成减少了水中的TN含量。从上表综合比较可以看出除表面流湿地外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在两种处理效果好的潜流湿地中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较水平潜流湿地构造复杂维护繁琐。因此本方案中推荐主要采用运行维护相对简单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式水平潜流的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包括生态池塘和水平潜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的一侧堤坝上设有污水进口,水平潜流湿地对称的另一侧堤坝上设有净化水出口,水平潜流湿地用于净化污水,污水进口流入的污水经过净化后流入净化水出口,净化水出口与水位提升组件连接,水位提升组件用于抽取净化水送入生态池塘内;
所述生态池塘内设有防堵塞组件,防堵塞组件内连接的有位于生态池塘外部的有氧喷洒机构,有氧喷洒机构用于抽取防堵塞组件内的液体、淤泥和粪便混合物以旋转摆动的方式喷向生态池塘内。
进一步地,水平潜流湿地包括隔水层、基质层、植物架、挺水植物和湿地池,隔水层铺设在湿地池表面上用于避免液体渗透,植物架的四边与湿地池的四边相接,植物架和隔水层之间形成净化通道,基质层间隔分布设置在植物架和隔水层之间的净化通道内,挺水植物固定在植物架上,并且挺水植物的根须插入基质层内,净化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污水进口和净化水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水位提升组件包括底座、泵体、主管、支管和外壳,底座、泵体、主管和安装在外壳内,泵体安装在底座上固定,泵体的输入端与主管连接,泵体输出端连接的水管穿入生态池塘内,支管等间距的分布在主管上,支管的端口插入净化水出口内。
进一步地,防堵塞组件包括外架、水生植物、过滤网和支柱,外架的四个端角与支柱固定,支柱浇筑在生态池塘的塘底,水生植物栽种在外架上,过滤网密封外架和支柱形成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来自附件齿轮箱的补充气体的燃料减氧单元
- 下一篇:燃气轮机燃烧器